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互联网造车,同“名”不同命|棋至中盘

时间:2022-7-14 11:16:15  来源:汽车公社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罗 超

    编辑丨朱锦斌

    “他们需要敬畏市场。”

    类似耳提面命的的话,在汽车圈早已屡见不鲜。从一开始的蔚小理,到现在的“互联网造车”,都会遇到这种被质疑的情况。

    执一而论,“半路出家”的新造车们,当然会被消费者怀疑,毕竟赛麟、拜腾之流,还被钉在耻辱柱上。而像百度、华为、小米这样有所背书的后来者,哪怕头戴互联网光环,也依旧存在不确定性。

    百度是造车中互联网属性最强的一个。

    不管是主营业务上,还是行事风格上,百度身上依旧存留着上一阶段的“BAT”时代的影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百度采用了更为保守的方案进入汽车行业——合资。

    集度汽车2021年3月2日成立,由百度(55%)和吉利(45%)合资而成。用官方的说法就是,百度提供智能化能力,吉利提供浩瀚平台,双方强强联合,共同造车“汽车机器人”。

    与之同期,小米汽车虽然面世时间稍微晚点儿,但也没有晚太多。

    2021年3月30日,雷军宣布小米集团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当“为小米汽车而战”的口号喊了出来,雷军的汽车故事也正式开启。

    关于小米汽车,雷军这样说道:“我决定亲自带队,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深知做出决定意味着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所以与百度相比,小米进入汽车行业的方式,虽然莽撞了许多,但也更加直接。并且还与坚决“不造车”的华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事实上,华为切入汽车赛道,比百度、小米都早,只不过多少有些身不由己。

    自2019年5月,美国开始对华为的制裁,芯片被紧紧限制的时候,华为的手机业务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荣耀断臂求生”“5G时代卖4G手机”,遍体鳞伤的华为迫切地需要寻找到另外一个承接点,作为增量市场。

    于是,也就有了现在华为坚决不造车,却又对“蔚小理”造成极大威胁性的情景。

    其实也不能怪华为,毕竟华为走出的每一步都代表着“生与死”的抉择,坚决不造车就有退路可言。所以现在值得高兴的是,借助汽车行业涅槃的华为,活得越来越带劲。

    华为,率先冲线

    也许因为入局最早,华为在3家互联网造车之中,率先实现了冲线。靠着华为HI合作模式与华为智选两条腿走路,华为在汽车圈里的声音也愈加响亮起来。

    分别来说,目前华为的HI合作模式中只有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以及广汽三家。所谓“灵魂论”的说法,也并不是谁都有资格拥有华为的灵魂。

    2021年上海车展前夕,北汽极狐阿尔法S HI版自动驾驶能力的“逆天”表现,为华为打开了进入车圈的大门;后来跟上的长安阿维塔11,将会再次夯实华为的车用技术能力;至于蓄势待发的广汽,想必也在谋划着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技术是华为HI合作模式的核心,包括自动驾驶能力、智能座舱,以及车规芯片、激光雷达、电机等自研零部件的加持。

    换言之,华为HI的合作模式,意味着更多的华为技术,也让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的表述,更加名副其实。这条路使得华为更像一家Tier 1,当然,这也是华为内部大部分人一开始的想法。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还会出现一个华为智选呢?

    传说,华为内部早有“造车”与“不造车”两种声音存在,余承东就是其中坚定的“造车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思想层次的分歧愈演愈烈,任正非也只好亲自下场,用一份为期3年的文件,稳定大局。该文件称:“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寻岗位。”

    禁止,但又没有完全“禁”。

    设定时间期限的文件,欲盖弥彰的华为,究竟想做什么,谁也不知道。但华为智选的出现,则更像是余承东与华为的一次“对赌”。

    此时此刻,余承东在台上表演的有多用力,就意味着华为在“造车”上的可能性,有多大。

    事实上,从赛力斯SF5,到问界M5,再到刚刚上市预售的问界M7,余承东作为灵魂人物,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尽管有业界人士对于余承东的表现很是无语,甚至都到了想要“扔鞋”的程度,但必须承认,初露锋芒的华为,已经攻入到了新能源汽车价值的腹地。至于增程技术的落后与否,对于华为来讲,更重要的一点,可能还是在于华为能够活下来。

    有华为智选做矛,华为HI为盾。这样的华为,进可攻,退可守,未来能够开拓的汽车市场,也就会变得更多。

    百度,进入中场

    相对比而言,百度造车,就没有华为那么多弯弯绕,只不过是显得有些杂乱、没有头绪罢了。

    今年6月,集度汽车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元宇宙发布会,推出ROBO-01概念车的同时,对集度接下来的发车计划做了汇报:今年秋天,推出量产版车型;广州车展上,发布第二款概念车型。

    总得来说,刚刚过去的上半年,是集度汽车交成绩单的时候,同样也是百度造车初露真容的时候。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急切的集度,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先是集度首款概念车亮相之前,负责集度汽车用户发展与运营业务的副总裁朱江离职,留下一地鸡毛;紧接着一场“动画片”式ROBODay,假借元宇宙概念,渲染出一款无以言表的ROBO-01。

    按道理来,作为集度的关键节点,副总裁级别的管理人员离职,动摇军心是肯定的。另外,集度的首次新车亮相,非但没有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反而还引来群嘲,依旧会被看成一处败笔。

    此时此刻,本就手忙脚乱的集度,当传来百度与吉利“闹掰”的消息之后,就显得更加混乱。

    据企查查显示,集度汽车在6月28日发生工商变更,夏一平卸任公司法人,由百度副总裁梁志祥接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安聪慧退出集度汽车董事,吉利关联公司上海华普汽车也退出了集度汽车的投资人(股权)。

    对此,吉利和集度汽车官方双双回应:这是公司基于业务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正常调整,集度仍由百度和吉利共同持股,双方所持股份不变,集度CEO为夏一平。

    不少人推测,这一系列变化,是为了使集度汽车转为红筹架构,进而为赴外上市做准备。

    通过吉利和百度的回应来看,该推测的可能性确实不小,只不过这种遮遮掩掩的态度,不禁令人摸不准,集度汽车究竟是为了造车,还是为了别的。

    其实,百度想要造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智能化能力释放出来,以对自己形成正向循环。

    如今,互联网的基盘已定,业务逐渐转弱是大势所趋。而借助广阔的汽车市场“脱虚向实”,并在保证自己互联网业务不出现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寻找到新能源汽车这一新的造血机器,百度的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细。

    只不过,谁也不知道,正在到来的集度量产车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如果依旧不如人意的话,百度还能靠着汽车业务,焕发第二春吗?

    小米,真的不慌?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与华为、百度相比,小米追逐“造车”风口的意愿,更为明显。毕竟,“最后一次创业”的雷军,要亲自带队,将小米汽车变成年轻人的第一款车。

    只不过现在的问题是,除了“造车进展超预期,小米汽车预计2024年上半年量产”这一消息之外,小米汽车的其他信息,少得可怜。

    难道,小米真的不慌?

    首先,小米手机出货量国内第一,世界第三,这一现金奶牛的持续运转下,给小米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撑。所以在资金方面,小米不用担心造车前期的100亿到不了账。

    其次,小米北京亦庄工厂的施工正在有序进行中。按照规划,这一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将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和二期工厂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下线并实现量产。

    还有就是,小米悬而未决的造车资质问题。

    有消息称,小米正与宝沃汽车进行深度接洽,但因双方对宝沃汽车估值差距实在太悬殊,谈判陷入僵局。另有知情人士表示,北京市有关方面正积极推动小米收购宝沃汽车获得生产资质,将宝沃汽车18万辆产能转入小米汽车项目。

    各种信息汇总在一起,似乎足以说明小米汽车的进展情况。但另一方面,关于最核心的整车制造,小米汽车准备的如何?

    华为的两种模式都不用自己操心整车制造,集度汽车有吉利帮衬,而小米选择自己全资造车,虽然自主性足够强,但同时也缺少了一位汽车业内的引路人。

    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小米汽车“出世”之后,雷军开始了频繁走访“友商”,寻求经验。

    据了解,雷军已先后拜访过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宁德时代等车企和供应商,还与李斌、李想、何小鹏、王传福等资深业内人士深入探讨过。

    只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小米汽车并不会因此高枕无忧。

    为了稳定市场情绪,不慌不忙的小米,也已经开始高调发力。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从网络流出的照片来看,测试车车顶配备了激光雷达,车身标识着“小米自动驾驶测试XIAOMI PILOT TEST”,所以其自动驾驶系统大概率会被命名为“XIAOMI PILOT”。

    此外,相关测试车套用了比亚迪汉EV宝马5系的车体,似乎也是在表明小米将会推出一款主打运动性能的纯电轿车。

    也许,对于小米来说,手机业务依旧是第一位,但“求变”的汽车业务,能给未来带来更多的惊喜。

    结语

    回顾曾经,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此时的华为、百度、小米,就像是新一轮的“蔚小理”,同样也会经历困难时刻,也同样有可能成为“最惨的人”。

    然而与“造车三杰”不同的是,“华小百”的横空出世,已经没有太多时代红利可以挥霍。而且对于华为、小米、百度而言,造车也不仅仅是造车,还有更多的深意:华为,求活;百度,求存;小米,求变。

    事实上,这些新造车的目的是否纯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只要他们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物有所值的产品,给予应有的服务,就已经足够。然而现在的市场,显然已经没有更多的耐心,留给这些后来者。

    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华为、百度、小米也只不过是时代潮流里,众多争渡者中的一员。而且如果想要“逆天改命”,除了低头狂奔之外,也需要抬起头来,看看前行的路是否真的正确。

    当然,如果只是“玩票”性质的造车,那就另当别论了。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为你推荐
  • Hi模式!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合作车年底发布

    Hi模式!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合作车年底发布

    2025年8月15日
     日前,我们从国内媒体获悉,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升级,宝骏品牌或采用Hi模式。同时,宝骏拟于今年底推出一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15…
  • 适合年轻人的代步车 五菱缤果S内饰曝光

    适合年轻人的代步车 五菱缤果S内饰曝光

    2025年8月14日
     说起五菱缤果这款纯电动代步小车,我相信多数消费者都不陌生,毕竟缤果家族自从上市以来就凭借较高的颜值、贴心实用的配置和优异的质价比,赢得了超…
  • 下降4%!8月上旬乘用车零售销量45.2万辆

    下降4%!8月上旬乘用车零售销量45.2万辆

    2025年8月14日
     8月13日,乘联分会发布周度车市分析,今年8月1日-1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45.2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下降4%,较上月同期增长6%;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 8月第2周新能源汽车品牌终端销量排行榜

    2025年8月14日
     【8月第2周新能源汽车品牌终端销量排名分析】8月第2周(8月4日至8月10日,2025年第32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遇冷,销量前五十的品牌合计终端销量…
猜你喜欢
  • 8月第2周新能源汽车品牌终端销量排行榜

    2025年8月14日
     【8月第2周新能源汽车品牌终端销量排名分析】8月第2周(8月4日至8月10日,2025年第32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遇冷,销量前五十的品牌合计终端销量…
  • 7月新能源SUV零售销量排行榜 问界M8第二

    7月新能源SUV零售销量排行榜 问界M8第二

    2025年8月13日
     【2025年7月新能源SUV零售销量排行榜】7月,国内乘用车市场步入传统销售淡季,新能源SUV市场也未能幸免。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国内新能源…
  • 7月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 十五款车破万辆

    7月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 十五款车破万辆

    2025年8月12日
     【2025年7月新能源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7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进入传统销售淡季,新能源轿车销量也低于上月。乘联会日前公布的2025年7月国内新能源轿车…
  • 7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中大型车零售销量排名

    7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中大型车零售销量排名

    2025年8月9日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25年7月国内中大型轿车车型零售销量数据,在竞争激烈的中大型轿车市场上,新能源与燃油车的角逐愈发激烈,各品牌纷纷展现出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