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亚迪发布了全新车型唐DM-p,开始冲击售价30万的SUV豪车市场。唐并不是比亚迪全新的品牌序列车型,且在这个价格区间有竞争力的产品很多,为何比亚迪敢于通过唐DM-p再来冲击这个市场,背后的意图是什么,这里进行简要分析。
完善产品布局
如果查询比亚迪官网可以看到,目前比亚迪定义的旗舰车有两个系列,一个是汉,一个是唐,汉定位为新能源旗舰轿车,而唐定位为新能源旗舰SUV。
比亚迪唐早在2014年就已经上市,而汉是在2020年上市,从2014年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及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亚迪的品牌力及技术积累也已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用户对自主品牌的认知不断提升,2020年比亚迪发布汉系列,相对更容易,也成功塑造了豪华车的形象,比亚迪在豪华轿车细分市场有了布局,豪华也意味着汉售价可以30万。
在当今自主品牌通过新能源汽车品牌向上这个大趋势下,对比亚迪来说,推出一款SUV旗舰车型也很自然,或者说是当务之急,而唐DM-P的发布,更准确地说是之前唐的升级,弥补了比亚迪在SUV旗舰车型产品布局。
这样便完成了轿车和SUV两条腿走路,比亚迪唐DM-p背后肩负着比亚迪进一步品牌向上的使命和意图。
那么为什么会是唐?相比于升级唐,重新选择一个王朝车系,甚至重新再造一个高端SUV品牌,对比亚迪品牌塑造、研发投入等都更省力得多。
四代DM技术积累
既然是旗舰车型,更需要有旗舰技术,因此是DM-p,目前只有汉和唐车系才搭载。
DM-p可以看作是DM(Dual Mode)的第四代技术:
第一代DM1.0,是08年的F3 DM,属于探路产品;第二代DM2.0,首款车型是2012年的秦,采用多速DCT变速箱和P3电机组成的并联系统;之后在14年发布的唐,对DM系统进行了强化,在秦的基础上引入后桥驱动电机,混动技术结构变成P3+P4双电机与DCT变速箱并联,强化了动力优势,同时也使得车辆具备全时四驱能力;但是,第二代DM在馈电状态下NVH、油耗、平顺性等方面表现上也有不足;
第三代DM3.0,搭载在18年比亚迪第二代唐上,在DM2.0基础上增加了BSG电机,混动技术结构变成了P0+P3+P4,BSG 电机的引入,使得混动系统平顺性大为提升,发电效率更高,馈电燃油经济性也有明显改善。
而DM-p,更多是在DM3.0的基础上持续改进,三电系统零部件性能更强、效率更高:
- 后驱三合一动力总成换装新一代电机,效率提升至97%;
- 电机电控减速器总成集成化提升,重量降低约5%,空间布置更加合理;
- BSG电机最大功率提升至25kW,最大扭矩提升至60N·m,实时调节发动机转速能力更强,油耗更低;
- 混动系统进一步优化,改善了能量管理策略;
- 刀片电池进行了升级,拥有2C快充和6kW的对外放电功率;
- 搭载热泵系统,在冬天更加节能。
汽车人参考小结
30万元可以看作是中国车市自主和外资的一条分割线,也是众多自主品牌心中的“坎”,很多自主品牌在冲击这一区间的尝试都失败了,因此,对唐DM-p来说,更像是一场攻坚战。
从唐DM-i、唐EV,到唐DM-p,比亚迪王朝车型不断的迭代更新,比亚迪在品牌向上道路上信念越发坚定,前脚发布海豹,后脚发布唐EV,随后释放可能与特斯拉合作提供动力电池等等,这一系列动作形成合力,也成为比亚迪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