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佛山市第四次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在市政府小礼堂召开。会上,市长刘悦伦向新一届规划委员会的17位公务委员(来自佛山五区和主要职能部门一把手)和18位非公务委员(5名市民代表和广深等地13位专家学者)颁发了聘书。作为全体会议的议程内容,委员们针对《佛山市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进行审议,提出近30条建议,覆盖近期佛山城市交通领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禁摩、地下空间开发等热点问题。
焦点1
禁摩“继续推进还是微调”?
专家“拍砖”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袁奇峰:作为一个工业大市,严重依赖外来务工人员,在这种人口、产业结构未根本性改变时,佛山不应仓促禁摩,“摩托车就是打工阶层的主要出行方式,出行效率非常高。”
(《白皮书》提到,2010年,佛山摩托车出行比例高达26.2%,而公交仅占5.7%。根据《白皮书》,2014年8月底前,禅桂新限摩区域内全面禁止摩托车通行。)袁奇峰建议,将这一时间往后推,将禁摩的区域也缩小,“划定重点区域就可以了。”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春:佛山公交还很薄弱。没有公交发展就禁摩,交通会失控。
其他多位专家:当前佛山公交并不发达,贸然禁摩,会导致大量黑车的出现,亦会使大量摩托车主转买小汽车,从而导致小汽车保有量激增,交通拥堵。
(一组数据支撑了专家的看法。自2010年限摩以来,佛山汽车保有量每天以最低400辆的速度增长,甚至一天达到1000辆,仅2010年一年就增加了15万多辆。而2010年-2012年,佛山公交车增量在2000辆左右。)
市长“接砖”
刘悦伦:“禁摩这个问题,相当敏感。”这是原来市委市政府的一个决策,本届政府不能随便去改变,在大的方向上应该还是要继续推进。不过,他又表示,如此多专家提出建议,市政府会将之作为一个问题去研究,会再深入调研、分析、论证,在全面考虑基础上再来思索继续推进还是微调。同时,也赞同专家们关于“公交的发展应与禁摩同步进行”的看法,提出今后会将抓紧发展公交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焦点2
城际轨道应变区际轨道?
专家“拍砖”
袁奇峰:每次出行,都塞在跨区交通的节点。“发达区与落后区之间的交通衔接规划做出来了,迟迟不见落实。”他建议,佛山要成立专责督区际交通衔接规划落实的专门机构。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总工程师陈韶章:佛山要利用穿城中心而过的城际轨道交通,做好相关交通衔接,使之成为“区际”轨道交通。
市长“接砖”
刘悦伦:我一直有这个想法。城际轨道交通的造价很高,如能服务于区际出行,就可部分取代地铁,也起到了市内交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