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产销指标可否多些“技术含量”

时间:2007-1-5 14:56:9  来源:中国汽车报

     王 宇

  每到岁末年初,国内汽车厂家和媒体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就是第二年的产销指标。汽车厂家上上下下都绞尽脑汁安排明年的产销指标,而媒体也削尖了脑袋,想方设法从厂家探听出第一手“内幕资料”,抢在竞争对手前面将厂家第二年的排产计划报道出去。

  但随着国内汽车产量不断攀升,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激烈竞争阶段,今天,厂家还以产销指标来指导厂家和商家未来一年的市场策略,是不是显得“技术含量”有些不足?

  一些去过国外汽车厂家参观的人士介绍,国外厂家装配线上正在生产的汽车,几乎都是有“主”的。而国内恰恰与此相反,很多厂家生产线上的汽车大多“无主”。

  据国外汽车厂家讲究的是订单销售,而国内更加讲求排产。虽然最终目的都一样,都是为了在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份额和销售更多的汽车。国内厂家计划在前,然后“压”给经销商,不管有没有销售出去,反正都“卖”给经销商了。国外厂家讲究的是“秋后算账”,采用订单式生产,只要是生产出来的,就是有效的市场销售。国内外厂家在市场销售上的一先一后,就能充分反映出各自市场营销水平的高低和生产管理上“技术含量”的不同了。

  据业内专家介绍,有些国内汽车厂家制定的产销指标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基本上都是以过去几年汽车市场的行情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提高或降低销量指标,其中带有很大的非理性成分。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国内汽车厂家这种“一厢情愿”式的产销指标,显得有些跟不上形势。经常是第二年市场不错,可厂家的产销指标定低了。明明市场有需求,就是生产不出来,导致某些车型供不应求,经销商借机加价销售。要么相反,来年市场低迷了,可产销指标却定高了,产量超出了市场需求,汽车大量积压在经销商那里,导致价格一降再降。搞乱了汽车市场的秩序,也把产销之间的关系搞得“剑拔弩张”。

  因此,产销指标已经成为国内一些汽车厂家的“难言之隐”。由于产销指标制定时缺乏理性,一方面导致汽车生产出来卖不出去,厂家就向经销商压库;另一方面由于计划不周,俏销车型缺货,经销商擅自加价销售,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由于产销目标缺乏“技术含量”,使得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产生不少矛盾和冲突。

  值得欣慰的是,近一两年来,国内一些厂家已经意识到产销指标的局限性,开始采用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定单式生产。

  采用定单式生产,好处非常明显。在国内市场上,今年已经有一些厂家对一些车型实施定单式生产了,在生产和销售上“以单定产”,并尝到了甜头。这对国内厂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产销指标发展到今天,终于有一些“技术含量”了。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产销指标要“健康”

    2007年1月5日
    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2006年绝对是收获的一年。我国已无悬念地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汽车销售国。这也使大家对2007年充满期待,尤其是2006年有较大攀升的汽…
  • 企业年初定产销指标:多一点理性少一点冲动

    2007年1月5日
    年初定产销指标是件难事。定高了,兑现不了,到年底就有些难堪;定低了,又显得保守,鼓舞不了士气。企业的产销指标到底应该怎样定才算科学,才对企业未来…
  • 技术障碍规划三年质变 重汽欲领军行业国际化

    2006年12月31日
    记者魏好勇通讯员郭化南济南报道在中国重汽连续几年荣膺国内乃至世界重卡行业增长最快的企业之后,中国重汽又开始把目标放得更远。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重汽…
  • 汽车工业协会:今年汽车产销有望突破700万辆

    2006年11月10日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记者 张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日公布的月度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10月中国汽车产销589.11万辆和576.58万辆,同比增长27.56%和25.69%。按此…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