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专家谈车 > 正文

装了气囊就安全?看改款车配置的秘密降级

时间:2006-11-16 11:22:34  来源:佛山日报

  □宝马530i的安全气囊
 
  近日,07款速腾减配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 喇叭在原有基础上减去两个等等,此外还有隐性的如两级安全气囊变一级气囊。由于安全气囊直接涉及到行车安全,气囊的变动在一系列减配名单中最引人关注。

  二级气囊对人体伤害更小

  据东风雪铁龙服务站技术专家表示,目前多数车辆常规气囊的一级气囊是一次燃爆,即一旦碰撞,气囊就全部充气,爆发出来,爆发力大,对于副驾驶上的乘客,尤其是小个子的女性或儿童易造成严重伤害。

  而二级气囊通常叫法是二阶段非常规气囊,即有两个点火器分别予以不同的点燃时间,气囊根据碰撞时间、碰撞车速、碰撞力度来控制调整气囊打开速度和充气时间,通过两个级别燃爆来打开。如果撞击时车速较低,力度不猛烈,就爆第一级,即气囊约只充气到70%的程度;发生更强烈撞碰时会引发二级气囊全部打开,这样就避免了气囊对于人体的伤害,特别是对于儿童的伤害。

  通俗些说,二级气囊就是,车子撞得狠,气囊开得快,开得大;而撞得轻,气囊就开得慢,充气量小一些,以防驾驶员被气囊弹伤。较一级气囊更为智能化。据专业人士表示,二级气囊可以装在驾驶员气囊的位置,副驾驶的位置、侧气帘也可以采用两级式。

  中高级以上轿车普遍安装二级气囊

  二级气囊较一级气囊对车主的安全考虑更为人性化,在成本上也相差较大。普通一级气囊可能两三千即可,而二级气囊一般要上万元,二者价差显而易见。

  也正因为成本的差距,目前中级以下车型仍以单级气囊为主,而高级车型像奔驰、宝马、沃尔沃等车型均是二级气囊,中高档轿车中,像凯旋凯美瑞君越等也都是二级气囊。一般来说,汽车经销商不需要注明自己是何种安全气囊,不过汽车制造商如果配备的是智能的二级气囊,多会在说明书标注出来。

  此外,虽然二级气囊或一级气囊有正副产之分,但由于安全气囊的要求较高,即便是副产一般也要根据厂家的严格技术要求来做,虽然品牌较多,质量相差并不大。

  而据有关技术人员表示,相关统计表明,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撞车事故均发生在车辆的前部,因而正面安全气囊系统应用最广泛。各汽车生产商对气囊的触发条件有不同的标准,但总体上要求碰撞要发生在一定的前方角度范围内和达到一定的减速度(指减加速度,而非车速)时,才能使安全气囊准确地打开。若碰撞没有发生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或没有达到一定的减速度,那么控制单元不会发出触发指令,避免发生误触发。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推出一年就改款? 谍照:捷豹XK改款车

    2006年10月31日
    经过小改款后的捷豹XK在设计上与现行版有所不同,车前脸布局显得更友善——进气口和前保险杠组成的造型更像是一张“笑脸”从照片上我们没能看出其他部分有任…
  • 尾部碰撞表现堪忧 侧气囊将成标准配置

    2006年8月29日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业协会(简称IIHS)最近公布了最新一轮的碰撞测试结果。丰田2007款凯美瑞轿车和2006款RAV4多功能车在正面和侧面碰撞测试中均获得了最高的G…
  • 省油 安全性…一汽丰田揭示高销量奥秘

    2006年8月22日
    近期以来,血雨腥风的价格战又开始在车市上演。惨烈争斗的背后,有厂商对价格竞争方式的崇信,更有蒙受巨额降价损失的消费者怨声载道。但是,降价的结果并不…
  • 选车认准三大件 基本配置不能少动力安全是关键

    2006年8月21日
    近年来,随着车市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厂家都在配置、内部细节上极力迎合消费者的喜好,而一般对汽车知识了解不多的消费者在选车时往往受商家宣传攻势的影响…
为你推荐
  • “自主”是合资车企出的一张什么牌?

    2010年9月15日
    合资车企创自主品牌,已蔚然成风。继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五菱发布自主品牌“理念”和“宝骏”之后,2010年9月8日,东风日产发布自主品…
  • 购车注意 4S店就是这样

    2010年9月10日
    很多新车主有着强烈的4S迷信,以为4S店才是值得托付爱车的地方,到其它地方做维修保养,虽然可以少花点钱,但爱车难免会受些委曲。    我可…
  • 传祺诞生 广汽自主战略双管齐下

    2010年9月9日
    9月3日,广州番禺,小雨,当天一场盛会将汽车行业的各路英豪汇聚——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传祺下线。“贵人出门招风雨!”东道主广汽董…
  • 三部委力保节能汽车补贴兑付透明

    2010年9月6日
    9月3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及有关企业进一步做好节能汽车推广补贴兑付工作,保证推广机制有效运转和消费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