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已宣布全面停产的双龙汽车公司,日前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提请“回生”流程,而双龙汽车则将这场危机怪罪在了其大股东——持有双龙51.3%股份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身上。记者昨天获悉,双龙汽车工会成员谴责上汽集团“窃取韩国汽车技术、违背当初投资协议”;当地媒体称,双龙工会打算以技术被泄露为由向上汽集团索赔;如果双方闹上法庭,将不仅是企业内部问题,有可能升级为韩中外交问题;但韩国法律专家认为,由于双龙工会没有能把在韩国未设立法人和办事处的上汽告到韩国法庭的适当强制手段,打官司的可能性并不大。
对此,上汽集团方面表示,公司在入主双龙后,仅表示“双龙将遵循国际惯例,通过多种方式募集投资资金”;同时,上汽一直希望通过扩大双龙产品在华销售及协同开发项目,帮助双龙增加销量,摊薄成本。而指责“上汽偷韩国技术”更是无稽,因为韩方宣称遭剽窃的是混合动力柴油机技术,而上汽方面主要研发的是混合动力汽油机技术,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国内车企希望抄底国外企业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鸿沟。“当年,日本企业在韩国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才站稳脚跟,美国通用收购韩国大宇,也用了很多年才基本融合,可见两个企业的文化差距并不是有钱就能弥补的,这种差距有时候甚至是无法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