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场接连遭遇"黑色星期四"和"黑色星期一",A股的"看谁跌的快"和国内油价的"岿然不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国际油价8日再度暴跌6.4%,报收于每桶81.31美元,3个交易日大跌10%以上,而发改委却表态,国内油价下调条件不具备,暂时不下调。油价不下跌表态让中国消费者黯然。
全球金融市场尚未从8月4日的"黑色星期四"大跌中恢复过来,8月8日,全球金融市场继续遭遇重创。受标准普尔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影响,市场悲观情绪全面爆发,全球资本市场陷入动荡,集体遭遇"黑色星期一"。纽约原油期货大幅杀跌,9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57美元,报收于每桶81.31美元,为2010年11月底以来的最低水平;跌幅为6.4%,超过8月4日的跌幅成为近期最大单日跌幅。8月4日,纽约原油期货曾大幅下跌5.30美元/桶,收在每桶86.8美元,跌幅高达5.8%。
8月8日,ICE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跌5.63美元,至每桶103.74美元,跌幅5.2%。在8月4日,ICE布伦特原油时点价格下跌暴跌5.98美元,收于每桶107.25美元,跌幅达5.28%。
目前,纽约原油油价已经跌回到2010年11的水平,自7月末的阶段性高位100美元上方附近算起,国际油价跌幅已经达20美元,而相比5月份的高点更是下跌了近35美元。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 AG)分析师Eugen Weinberg表示,美国评级被调降推低股市和原油,除非政府采取行动提高流动性,诸如实施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
全球金融市场接连遭遇"黑色星期四"和"黑色星期一",A股的"看谁跌的快"和国内油价的"岿然不动"形成鲜明的对比。8月8日,A股盘中恐慌式跳水,沪指盘中失守2500点整数关,全天下跌99.61点,中国股市市值损失最大时接近1.3万亿。
发改委表态伤了中国消费者的心
国际油价和全球金融市场遭受重创纷纷下行,国内消费者探讨着国内成品油价格何时也能跟着下调的时候,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8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却表示:国际油价短期下跌对平均价格影响有限,国内成品油价暂不具备下调条件,近期油价不会下调。
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的表态浇灭了中国消费者油价下调的希望。看到这一表态,众网友不禁抱怨:"为啥涨价时速度快追上刘翔了,降价却没动静,这都4个月了,小孩都会打酱油了!"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国际油价大幅度下跌了以后,我们的油价都没有降的话,那么未来中国的油价会非常高。
韩小平认为,现在的国际油价是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时候,但实际上还是很高的,如果未来油价随着美元不断的贬值,那么国际油价可能再次冲高,如果油价冲高到未来相当于150美金这个区位的话,国内的油价就很可能逼近每升10块钱了,国内油价"抗跌"方式确实会引起很多消费者的不满。
国内通胀水平严重居高不下,成品油价格高企难逃其咎。能源是社会运转的车轮,这个车轮成本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其他消费价格的高低。高油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通胀,而油价的下跌对消减国内通胀同样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以出租车为例,油价上涨直接带来出租车司机运营成本大幅增加。2011年,各地掀起出租车涨价潮,或调高起步价,或增收燃油附加费。广州市物价部门称,根据出租车运营成本监审报告,燃料成本占了单车运营成本的近40%,是单车营运成本构成中比例最大的一项。由此可见,高油价已经超越"份子钱",成为出租车行业最大的成本杀手。而各地出租车司机相继爆发的停运事件,也从侧面说明了高油价带给社会的隐患。
由于我国大部分石油资源仍在两大集团手中,使得国内油价易涨难跌。在国际油价暴跌时,两大集团可以有效地左右发改委推迟或者不进行成品油调价,进而赚取暴利。发改委的表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无疑增强了他们维持高油价的"自信"。中石化中石油(9.86,0.00,0.00%),作为中国最大的垄断央企,在油价应该下调时却集体失语。
尽管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杀跌,但高盛仍然维持明年布伦特原油价格130美元/桶的预期,推荐做多ICE布伦特2012年12月原油合约。高盛称,基本面仍然支持油价上涨。
高油价可以合理抑制需求,库存及OPEC空余产能被有力地耗尽只是时间的问题。倘若油价卷土重来,按照韩小平的理论,国内油价将进入"10元"时代,成品油将彻底绑架中国经济。(本文来源:世华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