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杭发搬迁产能翻 中国重汽“芯”动力更足

时间:2006-9-19 10:3:29  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9月8日,中国重汽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发)搬迁改造项目正式开工。通过整体规划和搬迁,杭发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一倍以上,计划到2008年总体形成WD615发动机10万台生产能力。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搬迁。”中国重汽党委书记、董事长马纯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搬迁对于杭发、杭州市以及中国重汽来说,是一次多赢的选择。未来杭发不仅规模扩大,而且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都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为中国重汽提供更好的动力。”

  产销将达10万台

  8日,记者来到杭发新工厂所在地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看到新工厂所在地正在建设中,土地已基本平整。杭发董事长胡伯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项目总投资20亿,占地总面积550亩。根据中国重汽“十一五”规划,杭发确定到2010年产销发动机达到10万台,销售收入实现50亿元。

  搬迁改造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自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WD615联合大厂房,新建公用动力等辅助配套设施,新建缸体、缸盖、总装、试验、涂装生产线。一期工程完成后将先期形成WD615发动机4万台的能力,为企业不停产搬迁创造有利的条件。

  据了解,新工厂起点比较高。“杭发拥有国内成熟的工艺和装备,采用大流量湿式加工,铁屑和切削液集中处理,改善作业环境。其中缸盖以高速、准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为主组成柔性生产线,采用进口专用枪铰机床;缸体线由分段自动线与单机组成;新建总装线及出厂试验台架系统,补充‘AGV’柔性磁导小车及在线检测装备,提高装配质量,改善物流。”胡伯康表示。

  二期工程自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以搬迁改造为主,在一期4万台基础上,总体形成WD615发动机10万台生产能力;至2008年6月开始试生产,2008年7月正式投产。

  三期工程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5月,主要是铸造厂扩建,新增5万台套铸件的能力;完成铸造厂搬迁后,整体形成10万台套(7万吨铸件)的生产规模。

  当记者问到产能翻番情况下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时,杭发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克宽表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利用还没有搬到新厂的两年时间,实行新管理方式,保证产品质量。我们已经实行6西格玛管理方式,通过了TS16949认证,还准备实施精益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

  为中国重汽注入新动力

  杭发的搬迁扩建一方面关系到杭州市整体规划建设,另外一方面也和其母公司中国重汽的发展步伐加快有很大关系。

  首先,中国重汽对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改进,要求发动机生产厂跟上其发展的步伐。据中国重汽技术中心主任刘伟介绍,中国重汽对原有的斯太尔发动机进行了全面提升,其推出的重型汽车发动机在动力性、燃油消耗、噪音、排放等重要指标上大大超过了原斯太尔发动机。今年7月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满足欧III排放标准的中国重汽发动机投入批量生产,8月份,中国重汽又推出了动力更强、油耗更低的新一代动力系统节能II号发动机。杭发搬迁扩建后,生产工艺和制造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中国重汽发动机今后不断升级。

  其次,中国重汽今年销售逆市上扬,也给发动机厂的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重汽今年预计产量7万辆。”胡伯康告诉记者。自今年1、2月份,中国重汽的产销量跃居行业第一名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持续的发展,7月份产销量再创新高,再次蝉联“产销冠军”。

  再次,从长远目标上看,中国重汽以进军世界知名重卡阵营为目标,据中国重汽总经理蔡东介绍,到“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中国重汽将实现产销重型汽车12.5万辆。这一目标比今年产销目标提高了近79%,因此发动机厂至少要提高1倍设计产能,才能为主机厂提供足够的配套产品,杭发此次搬迁,产量将翻番,无疑将给中国重汽的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产品已开始外销

  中国重汽拥有杭发和章丘两个发动机生产基地,杭发搬迁扩建是否意味着章丘发动机厂会受影响?

  对此,受访的中国重汽高层均认为不可能。“杭发和章丘的定位不同,这是根本原因。”中国重汽常务副总经理王浩涛这样告诉记者。

  “章丘以柔性生产线为主,更适合于新品开发以及小批量生产,生产规模不会太大;杭发以刚性生产线为主,适合大批量生产,也就是说当一个产品定性,产量达到四五万台之后,会在杭发进行生产。”王浩涛这样表示。“两者不是重复投资,而是各有侧重,保证产品不断升级换代,而且让用户不会感觉有什么不适应。”

  双方定位不同,产品销售对象也不同。章丘为中国重汽配套为主,杭发除了配套之外,还会进行外销。“杭发发动机已经开始对外销售,包括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同时,也在择机向其他卡车企业销售。”胡伯康告诉记者。

  “产品外销不仅是杭发的事情,也是集团公司的事情”,王浩涛笑着补充,“总经理们,包括我在内,都在跑市场。”

  “杭发的增长势头很好,今年连续三个月突破月产5000台发动机生产大关。截止到8月份,累计生产发动机30902台,累计销售发动机30782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3.31%和146.67%。” 李克宽表示,“对于销售额将在2010年达到50亿元,我们是很有信心的。”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马纯济在杭发新厂区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这句话意味深长。这或许可以看作是中国重汽对杭发的期许,希望外销给杭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给中国重汽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中国重汽杭州发动机公司开工 产能将达10万台

    2006年9月13日
    9月8日,中国重汽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搬迁改造项目开工仪式在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2008年建成投产后,杭汽发的重卡发动机年生产能力将达10万台,跻身…
  • 中国重汽拟年内赴港上市 首期将融资3-5亿美元

    2006年8月14日
    备受关注的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上市计划已经确定,记者日前获悉,重汽已按境外上市的要求完成企业内部各项工作,计划年底前在香港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 重汽集团计划年内香港上市 近期上报证监会

    2006年8月4日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重汽已经确定计划于年内在香港上市。  中国重汽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按照境外上市的要求,企…
  • “中国重汽发动机批量故障”事件真假难辨

    2006年8月2日
    (本报记者 蒋敏华)“完全是子虚乌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起别有用心的事件。”7月27日,中国重汽集团对外宣传办公室一位郭姓负责人严肃地告诉记者,有关“中国…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