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3日,克莱斯勒集团宣布将在2014年第一季度进行IPO。“这一举动可能进一步推迟菲亚特完全合并两家公司的计划。”有业内人士分析,若两家公司完全合并,也就意味着目前在盈利水平上独当一面的克莱斯勒将给菲亚特带来更多的资金以扩大生产线。
失算的菲亚特怒火中烧。有媒体报道,在克莱斯勒宣布递交上市申请后,菲亚特也发布声明称,将“重新考虑”与克莱斯勒合作的各种利弊。
在被菲亚特重组后,克莱斯勒的业绩不断提升,增势已远超菲亚特。2012年其净利润达到16.7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了8.1倍;而菲亚特虽然超额完成利润目标,但倘若不计克莱斯勒,2012年则亏损10.4亿欧元。
回到中国市场,菲亚特与克莱斯勒两大品牌此消彼长的敏感关系,更成为了Jeep国产拉锯战的重要因素。“克莱斯勒本身可能更希望在广州国产,摆脱菲亚特的束缚。”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现在还不能公布。”菲亚特-克莱斯勒相关负责人的谨慎回应表明,Jeep国产计划已有定论,但还不到公布的时机。
广州谋局
决定Jeep国产项目的,除菲亚特与克莱斯勒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外,广州方面的态度同样重要。
在成为日系车企大本营后,广州汽车工业突飞猛进。但由几乎清一色日系车品牌构成的广州汽车工业的抗风险能力却异常羸弱——从2011年日本地震致使核心零部件短缺,到2012年“钓鱼岛事件”对日系车市场的致命之伤,最终都由广州这座日系车大本营照单全收。
有数据显示,2012年“钓鱼岛事件”后,广州汽车工业总产值出现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下降6.3%,产量不足140万辆。
“要避免单一品牌结构发展的恶性循环,广州政府也认识到,汽车工业发展必须找到更稳健的发展模式和经济选择,多品牌化十分重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位广州社会科学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
早在2009年四五月期间,广汽与菲亚特临近正式签约之时,广汽规划在番禹基地建设广汽菲亚特乘用车项目的环评报告初审就已完成。而在当时,业内几乎认定广汽菲亚特将顺理成章落户广州番禹之时,长沙却出乎意料地谋得头筹。
不仅如此,此前也有广汽高层透露,广汽一直想和克莱斯勒成立独立的合资公司,未来不仅Jeep国产,克莱斯勒其他品牌也要国产。也因如此,当下存有复杂股权利益之争的菲亚特与克莱斯勒两大品牌的较量中,Jeep若能落户番禺,也将成为克莱斯勒逐渐独立的良好开端。而对于菲亚特而言,虽然将Jeep落户长沙,在采购零部件方面可共用超过三分之二的供应商,但由于并不能完全持有克莱斯勒,也要在意这头“现金奶牛”的感受。
不过,如若在广汽菲亚特广州分厂建成投产之前的空白期,Jeep国产采取先长沙后广州,或是未来广州与长沙各产一部分车型的计划,那么,在未来Jeep的中国旅途中,又将是另一场更加激烈并长久的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