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国际标准挡住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时间:2006-8-12 15:32:39  来源:财经时报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迅速,一些企业已经跨进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的门槛。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被国际标准挡在了全球供应体系之外。

  《财经时报》记者从福特中国采购中心了解到,福特在中国有600多家供应商,但是目前被评为Q1供应商的只有亚新科铸造、天津鹏翎、延锋伟世通等十几家企业。

  Q1是福特对于其供应商实施的认证标准之一。业内人士指出,丰田、通用汽车、戴-克等公司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但是能够达到这些标准的中国供应商屈指可数,大多数企业面对国际标准还是个门外汉。

  缺乏国际化意识

  陈光祖是中国汽车行业的资深专家。在他看来,许多企业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定位为供应商,而只是单纯的零部件制造者、大公司的打工者。

  据了解,缺乏国际化意识,是国内零部件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国际化的质量控制体系。许多企业依靠密集劳动,生产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有的企业名义上获得了质量认证,但缺乏稳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更没有产品持续改进的能力。

  还有一些企业,将国际化理解为单纯的产品出口,为了出口不惜一切代价,而面对跨国公司的采购体系却不以为然,将好不容易得到的市场机会拱手送掉。至于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化,则根本无从谈起。

  北京现代汽车公司老总徐和谊曾对《财经时报》记者讲过一件事。他们对北京一家供应商的产品很感兴趣,要求其尽快通过韩方认证。这家企业将样品寄出后,不闻不问,只等对方上门。这件事使准备认证该产品的韩国人大跌眼镜。

  此次获得福特Q1认证的亚新科是一家国际性零部件企业。该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财经时报》,亚新科在接受订单前,通常会与客户合作探讨产品制造的可行性、降低成本的可能性等,以体现“设计为制造”的理念。

  但国内大多数零部件企业很少会像亚新科那样,主动参与客户的产品设计、研发。他们一般都只按客户的图纸“照单开发”,更多的则在疲于应付客户对质量、管理提出的问题。

  专业化水平待提高

  中国发明了造纸,但是,汽车上各种滤清器所需要的滤纸,目前却基本上还只能依靠进口。

  浙江一家企业生产出滤清器所需的滤纸,由于跟整车厂的要求差了一点儿,因此一张也卖不出去。

  专家解释说,即使差这一点儿也不行。因为整车厂对车用滤纸的要求非常高,它关系到汽车的性能和发动机等关键部位的使用寿命。

  对于滤清器的滤纸,一些整车厂规定,必须使用从美国购买的标准灰尘,对滤纸进行过滤和通过性实验,用得出的标准数据估计出滤纸的使用寿命,即汽车在行驶多少公里后需要对滤纸进行更换。

  许多零部件企业对这种做法表示不理解。在他们看来,这样做没有必要而且增加了成本。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零部件企业不应该只停留在“会做”、“能做”这个层面上,而应该深入到“做好”、“做精”。

  美国柯林斯阿克曼公司专门生产汽车地板和音响部件,凭借自己在该领域的优势,占领了北美90%的市场份额。在该公司遇到困难申请破产时,福特、通用汽车、戴姆勒-克莱斯勒、丰田等大公司立即提供贷款帮助公司渡难关。因为这些整车厂知道,如果柯林斯阿克曼无法继续供货,北美汽车市场将濒于瘫痪。

  这就是专业化的魔力。在这方面,万向集团是国内企业的榜样。其最老的万向节产品,成本是10年前的2~3倍,价格只有当年的一半,但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和效率不断提高,10年来,万向钱潮的利润还是增长了6倍。

  陈光祖认为,中国零部件企业应该瞄准专业化,纵向深入发展。

  急功近利影响长远发展

  ISO/TS 16949、ISO14001、 QS9000 这些行业认证,如今被国内不少零部件企业视为出口的敲门砖。获得福特Q1认证的国内企业不多,但是通过上述国际标准认证的企业却不在少数。

  部分企业就在这些认证中玩起了花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部件企业老总告诉《财经时报》,企业只要找到相关的咨询公司帮忙,就能轻松拿到认证证书。

  各企业都知道获得认证会带来很多好处,尤其是这种好处能迅速体现在销量上。因此,许多企业拿到认证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认证的实质是什么,更不可能按照标准的要求来进行持续改进。

  这样做的结果,是一些企业与国际标准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

  据了解,无论是福特Q1还是ISO/TS 16949,其最终要求和目标,都是要求企业能够对其质量、服务、物流、成本等持续改进。

  然而,大部分零部件企业安于现状,还有一些企业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他们不了解如果真正按国际标准进行实质性改进,能给自己的未来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利益,也不愿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成本。

  比尔·盖茨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微软离倒闭,永远只有18个月。”这句话用在中国的零部件业同样合适。

  陈光祖强调,如果一个企业学习、改进的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那么,这样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所淘汰。(本报见习记者 翟旭鸣)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厂商降低成本采购加力 本土零部件赶考

    2006年8月10日
    近来国外汽车巨头纷纷高调宣布将大幅增加在中国采购零部件的力度。德国大众表示将在中国采购零部件约10亿美元,戴-克计划2008年在中国的采购额增加8倍,达到…
  • 零部件新政缓刑 豪车国产成本降低数万元

    2006年8月8日
    ●零部件新政缓期两年 ●国产豪华车成最大受益者  就在中欧美三方就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政策的谈判进入到白热化的时候,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7月悄然发出了暂…
  • 进口汽车零部件争端暂缓 整车特征关税08年实施

    2006年8月5日
    去年4月开始实施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即业界所称的“零部件新政”意外发生变动。昨天,海关总署和商务部均在网站挂出公告,宣布将…
  • 零部件大战我国向欧盟退让 国产车标准推迟实施

    2006年8月4日
    欧盟和美国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机制(实指《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不满,正在被缓解。  昨天,记者在海关总署网…
为你推荐
  • 丰田章男:多元化技术路线才是减排关键

    丰田章男:多元化技术路线才是减排关键

    2025年5月4日
     近日,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在访谈中,再次对电动车提出质疑。他以日本能源结构为切入点,指出日本主要依赖火力发电,从碳排放角度来看,丰田生产…
  • 长城皮卡1-4月全球销量67505辆 增长9.7%

    长城皮卡1-4月全球销量67505辆 增长9.7%

    2025年5月2日
     日前,长城皮卡公布4月销量数据,长城皮卡4月全球销售17500辆。1-4月,长城皮卡全球累计销售67505辆,同比增长9.7%。国内终端市占率近50%,中国每卖…
  • 破10万辆/增长5.55%!长城汽车4月销量公布

    破10万辆/增长5.55%!长城汽车4月销量公布

    2025年5月2日
     5月1日,长城汽车重磅发布4月销量成绩单,整体表现十分亮眼,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4月,长城汽车新车销量达100,061辆,同比增长5.55%。细分市场…
  • 吉利汽车4月销量23.4万辆,同比增长53%

    吉利汽车4月销量23.4万辆,同比增长53%

    2025年5月1日
     5月1日,吉利汽车公布4月乘用车销量数据,成绩相当亮眼。当月,吉利乘用车销量达234,112辆,同比增长53%,连续8个月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大关,展现出…
猜你喜欢
  • 吉利汽车4月销量23.4万辆,同比增长53%

    吉利汽车4月销量23.4万辆,同比增长53%

    2025年5月1日
     5月1日,吉利汽车公布4月乘用车销量数据,成绩相当亮眼。当月,吉利乘用车销量达234,112辆,同比增长53%,连续8个月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大关,展现出…
  • 一季度燃油车零售销量排行榜 星越L夺冠

    一季度燃油车零售销量排行榜 星越L夺冠

    2025年4月29日
     【一季度燃油车零售销量排行榜】随着新能源的持续发展,常规燃油车的市场空间也继续得到挤压。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国内燃油乘用车市场零售…
  • 1-3月汽车销量榜 一季度MPV批发销量排名

    1-3月汽车销量榜 一季度MPV批发销量排名

    2025年4月28日
     在一季度的汽车市场中,MPV车型的表现备受关注。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MPV市场批发销量为28.0万辆,同比增长32.8%,高于同期乘用车市场…
  • 1-3月汽车销量榜 一季度SUV批发销量排名

    1-3月汽车销量榜 一季度SUV批发销量排名

    2025年4月27日
    在2025年一季度的汽车市场中,SUV车型的竞争态势愈发激烈。各品牌纷纷发力,凭借独特的产品优势和营销策略,在销量排行榜上争得一席之地。下面,让我们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