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全年销量好看一点,年底压库又成为不争的事实——经销商库存在今年8月回落至警戒线之下后便开始一路飙升,至11月已达到61.8%的高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15年11月库存预警指数为61.8%,比上月上升了7.7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处 于警戒线以上。此外,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12月8日发布的数据计算,11月的生产达到214万辆,批发为212万辆,零售195万辆,11月经 销商库存净增17万辆。
去年同期,与高达65.7%的库存预警指数相伴而来的是年底一系列经销商反水事件。今年库存预警虽略低于去年,但也 同样处于高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肖政三特别提醒汽车生产企业:“应正确认识当前的市场形势,不要为了年底冲任务而向经销商压货,从而把库存转嫁给经 销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多家汽车企业均调整了商务政策,经销商与厂商关系得到缓和。库存预警指数上升的原因是什么?经销商的实际生存状况怎样?
库存飙升
11月8日,多家经销商向记者表示其库存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浮,印证了流通协会的库存警戒的说法。“库存系数确实在变大,主要是年底厂商压库带来的变化。”捷豹路虎经销商顾经理向《华夏时报》记者坦言,市场需求方面的变化其实并不大。
“亚市11月库存系数平均为1.7个月,确实处于高位。”亚市商务信息中心经理郭咏告诉本报记者,“其实年底库存上涨较为普遍,单就北京市场来说,由于前几年北京均有各种限购政策出台,因此企业并没有明显的压库行为。而今年压库的力度较为明显。”
对于今年11月突然飙高的库存预警指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分析认为,11月市场需求指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库存却有非常大的提升。“11 月份已经是今年收官之月,厂家压库从11月初就已经开始进行一轮经销商沟通工作,经销商能压的已经压下来一批库存,库存再次达到高点。”同时,郎学红分析 称,刺激性政策出来以后,急于买车的用户在10月份需求集中释放。此外,集中于9月、10月的秋季车展也释放了部分需求。“到11月份,各个地区经销商促 销力度不如10月份密集,对11月的销量有一定影响。”
“每年12月份都是全年销量最大的月份,因为今年年中市场走弱是大家没想到的,新的年度目标已定,相信厂家必然考虑今年夏天丢的量力争今年冬天抢回来,否则也不好向各方交代。”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
值得注意的是,61.8%的库存预警指数已经是今年7月以来的最高峰。而在去年11月,库存预警指数也一度飙升至65.7%,去年中国车市虽以近2350万 辆的销量继续稳坐世界头把交椅,但在光鲜的成绩单背后,却是经销商的有苦难言。高库存占用了经销商大部分流动资金,2014年有55%的经销商无法在新车 销售环节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