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车主朋友经常都有自己动手做一些小故障维修的习惯,但由于专业知识或经验有所欠缺往往维修上存在一定误区,往往由于不注意这些细小的误区就会造成大的问题。那么,车主在汽车维修保养时的误区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和大家讲解下,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1、拆掉节温器有助于发动机冷却
有些车主认为拆掉发动机的节温器,车辆的冷却循环就能从小循环变为大循环,对发动机冷却有帮助。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因发动机温度高而盲目拆除节温器,冷却液只能进行大循环,不能调节冷却强度,难以保证发动机在较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反而使发动机经常处于低温状态下工作,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磨损加快,油耗增加。如果发动机节温器发生故障检修或更换之后,发动机温度还较高,就应检修冷却系统的其他部位,不能拆除节温器。
2、发动机温度怕高不怕低
有些人认为行车时发动机温度怕高不怕低。其实,发动机温度低时危害性也很大。应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正常温度行车,才能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用喷灯烘烤油底
冬季用喷灯烘烤油底,不但会使机油中的添加剂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性能,而且还会使机油胶结、油底变形,容易引起火灾。最好的做法是根据当地冬季的最低气温选用相适应的机油。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把车辆停放在有保温设施的车库内。
4、追求美观加宽轮胎
一些喜欢改装的车主们常常会选择为爱车加上又宽有大的“脚”,就算车辆的动力不能和运动型车辆媲美,起码也有个宽胎的范。但是加装了宽胎之后,很多车主们就会发现,虽然车辆的外观变动感了,但是车辆的油耗也增加了,而且换上去的宽胎很容易起泡,甚至于爆胎。
5、紧固螺栓宁紧勿松
其实汽车各部件的螺栓,根据直径、螺距及用途,其拧紧力矩大小均有相应的规定值。达不到规定值的螺栓会松脱、固然不好,但盲目增大拧紧力矩会使被紧固的零部件变形,并造成螺杆伸长,螺纹变形甚至断裂。
6、机油越多越好
如果机油太多,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不仅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而且还会因激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从而导致烧排机油故障。因此,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好。
7、水泵风扇皮带越紧越好
夏天气温升高,对车辆的冷却循环系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一些车主以为这个时候加紧水泵的风扇皮带松紧度,能够让风扇最有效率的使用,从而冷却的效果会增加。实际上来说,皮带越紧并非越好。皮带过紧不仅会使其拉长或断裂,缩短皮带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因拉力过大,导致发电机轴、水泵轴变形弯曲和轴承的早期损坏。
8、空毂润滑不可靠
认为轮毂内塞满润滑脂,可保证轮毂轴承的润滑,只在轴承上涂覆润脂的空毂润滑不保险,必须把轮毂中间的空隙装满润滑脂。其实这样做不但浪费润滑脂,而且影响轴承散热,对轴承的润滑有害而无利。
9、断电器触点间隙大点比小点好
其实触点间隙过大,触点闭合时间短,使点火线圈一次侧电流减小,引起高压火花弱,从而造成发动机不易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