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车市降价,绝大多数厂家在经过去年的阵痛后,选择了回避和沉默。惟一一次厂家大举降价是上海大众,但如今的上海大众已不再有当年的江湖地位,不仅其他厂家不怎么理睬,就连一汽大众也“决不跟进”。
今年降价声的平息,一是厂家需要休息调整,二是在去年的降价中伤到了元气,三是希望将竞争从价格上逐步转移,四是避免陷入恶性降价的怪圈。目前看来,今年厂家的价格政策大致上是有效的,不仅没有抑制购买,反而增加了利润来源。但汽车价格降到目前这个水平以后,事实上,一轮消费潮已经渐渐退去,对于具体的某款车型,也许一定幅度内的降价或不降价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怎样有效刺激消费才是厂家最头痛的事情。
看点:中级车充当领头羊
今年各级别的车型降价力度相差比较大,其中中级车成了今年带动车市降价的领头羊。去年由于有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等车企参与降价,这些车企产品全线覆盖,降价范围广、力度大。但今年的降价区分了不同级别、不同情况,各车型降价更加有针对性。
微型车领域,家用轿车降价幅度不大,夏利今年一家独大,在积累了充足实力后,年底的小幅降价给对手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与此相对,该领域的面包车类型在今年依然有不小的降幅,长安、五菱、哈飞都在下半年的短时间内相继降价,形成了一个小高潮,进一步将微型车市场集中。
经济型车领域的价格下浮平稳,总体调整范围应该属于在厂家乐观的估计之内。新三样等中级车价格与去年最低的时候相比变化不大,总体下调应该在5%左右。
中级车领域的降价是今年的一大看点,从第三季度开始,国内中级车市场的新款之争便愈演愈烈,并由此带动价格一步步下挫。9月1日,锐志公布价格,让中级车市的气氛陡然紧张,随后的中级车从市场到厂家都作出了反应。9月15日,北京现代NF御翔上市,9月26日,新马自达6投放,这两款车最低都售19.98万元。10月10日,一汽丰田推出售价为29.8万元的2.5L新皇冠;10月25日,全新奥迪A4正式上市,其中1.8T手动挡基本型的价格仅为27.54万元;12月7日,新宝马320i宣布售价仅33.8万,中高档车两强的新款都比老款便宜了3万元-5万元。短短2个月的时间里,大部分主流中级车纷纷借新款的推出完成了换代和降价的转变,而蒙迪欧、雅阁、景程等中级车的市场价格都比指导价下降了1万元-2万元甚至更多。今年中级车降价还有个特点,降价前这些车型的销售并不差,但由于个别车型的搅局,使得整体价格瞬间下滑了一个级别,降价后的销量也比较理想,消费者对突如其来的降价欣喜不已,当即下手的买家就有不少。
展望:想象空间依然在中级车
今年降价在时间上看没有十分明显的特点,5月、10月和目前的年底等几个降价的敏感时期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这个没有特点的特点与厂家放弃主导降价有很大的关系。由于降价都是在经销商处暗中消化,甚至各地区的价格也相差甚远,因此价格更能反应地区市场的市场行情,经销商可操作的空间也比较大。
今年流行厂家的定单生产和销售也对价格的相对稳定起到了直接的作用,这种以丰田为代表的“精益生产”在短时间内同样给了国内的效仿企业立杆见影的效果,但以后是否与原来的生产模式产生冲突,另外,长远看,国内企业巨大的产能释放与定单生产的冲突也是影响到价格的重要因素。
从目前的消息看,今年中级车领域的竞争才刚刚开始,真正激烈的争夺将从2006年一季度开始,并将持续到2006年的全年。今年几款改款中级车的定价可以说比较稳妥,蒙迪欧、M6、御翔等车型的价格没有拉开,而明年将有新款雅阁以及广州丰田凯美瑞等上市,锐志的产能也将逐步提高。这种情况下,说中级车价格将有大降也许为时过早,毕竟今年很多车型的降价幅度并不像去年我们的一些预测,但中级车领域由于有上面提到的变数,无疑是所有级别车型当中最有想象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