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 4
车内进水后立即解除安全带。
【正解】如果车内在瞬间涌入大量水流时,若不能马上找到逃生路线,不应该立即解除安全带。据专家介绍,因为安全带的束缚能帮助车主克服水的浮力和水流冲击,更方便车主采取逃生措施。
误区 5
水下敲碎玻璃,水就会夹着碎玻璃冲向车内,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
【正解】汽车侧窗采用的是钢化玻璃,被击破后会瞬间破碎成比指甲盖还小的颗粒,四角圆滑,划伤概率较低。专家的实践证明,即便玻璃敲碎后随着车外水流涌入车内,力度并不足以对车内乘客造成伤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敲破玻璃后,会有部分玻璃残渣留在窗框上,钻出时仍有被划伤的可能,因此应用破窗工具扫过边框,清理掉残渣。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在敲击玻璃前做好皮肤的防护工作,例如用T恤衫裹住裸露的双臂。
从天窗逃生
【正解】车门永远是最简便直接的出路。如果天窗可以打开,说明车辆电力系统还能正常工作,此时最直接的逃生方式是打开车门或降下车窗,固执地选择通过天窗逃离车厢,只会耽误更多宝贵时间。
误区 6
微博上有人称自己的沃尔沃泡水后天窗自动打开,一时间宝马、本田车主也纷纷晒自己车辆的涉水功能。
误区 7
【正解】沃尔沃官方称,确实在此次的涉水车辆中出现了车窗自动打开的实例,正在与瑞典方面确认相关技术细节。不过沃尔沃的研发工程师认为,这些车辆很有可能是在涉水后电路短路的情况下,车窗打开了。并且,全球所有汽车品牌都没有针对车辆涉深水进行相关安全设计。同时宝马、本田方面也纷纷澄清自己品牌的车辆并未有涉水自动开窗功能。
破窗逃生
如果你错过了最初开门逃生的机会,破窗而逃是唯一的选择。可是面对车窗上的钢化玻璃,用头撞、使手砸都属无用功,环视车内,借用工具是您最好的选择。本期我们派出砸车五人团队,详尽测试了多种工具,力求给出最接近事实的试验结果。
皮带扣
在身边没有工具的时候,网友推荐使用皮带扣敲打车窗。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将皮带扣捆绑在鞋上,用脚踹车窗。在试验中,女士和力气较大的男士均未成功。其原因主要是皮带扣不够尖锐,而且难以固定,即便踹得车身剧烈抖动也无济于事。此外,皮带并不能受力过猛,男士试验者没踹几下就把皮带甩掉了。显然,想用皮带扣砸开车窗非常困难。
点评:除非你能将皮带与鞋融为一体,否则还是放弃吧。
市场均价:10元到几万元不等
头枕
头枕是五个工具中最容易取得的工具。把头枕从座椅中取出,将头枕金属杆插入车窗和车门之间的缝隙中,然后通过杠杆原理使劲往外撬。
由于头枕构造不同,有些金属杆会比较粗,很难插入,而已比较钝的头枕也不好发力。由于头枕金属杆较粗,男性和女性试验者多次尝试均未成功。但如果金属杆较尖,且带有齿轮,更有利于撬开车窗。
点评:如果您的爱车有一款专门为撬窗户设计的头枕,那么此法可选。不过这仍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时间,有可能因此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
市场均价:百元至万元不等
灭火器
使用灭火器底部反复敲打车窗边缘(比车窗中间更薄弱),男士试验者经过一段时间就能把车窗敲开了,力量较小的女士会有一定的困难。这种方法比较实用,且灭火器是很多车主在车内必备的工具,但是由于灭火器一般放置于后备厢中,在逃生中取拿的难度较大。
点评:对于车用灭火器被固定在副驾驶座下的车辆来说,此物品尚算好用。
市场均价:20元至百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