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容易,养车难。”这句耳熟能详的话一直在市民口中流传着。
车主李先生由衷地说,他一年前购得爱车后,维修、保养等使用成本,粗步估算是将近三万。
普遍消费者购车前只在汽车表面做文章,车辆外形是否漂亮、内饰是否美观、价格是否合理,长期的“以貌取车”理念终究让一些消费者感到后悔。随着汽车市场逐渐成熟,消费者的需求日趋理性,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在买车前会将售后维修作为首选考虑因素,于是我们一致得出个结论:买车实则上便是为售后买单。
7成车主对汽车售后表示不满
在温州汽车网网友的投诉中,我们发现对汽车售后服务的不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厂家服务质量的投诉,其中最多的是久修不好。其次是对变速箱、发动机方面的投诉。这样的投诉多发生在购车两年或三年的用户。三是对汽车的某些部件和配件的投诉,特别是对厂商只修不换的不满。
由此可见售后服务所包含的费用着实不低。保修期后,即2年/5万公里或2年/6万公里之后,如果发动机出现故障,用户就得自己掏腰包修理或更换。配件损坏,厂家只修不换,使得用户不得不在这项上花费,有时还要搭上时间。所以,我们便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因为汽车售后维修的纠纷,而在温州汽车网的一份问卷调查中发现,7成车主对售后维修表示不满。
厂家应在售后方面狠下工夫
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一步步地认识到售后服务所包含的成本,以及对车辆使用保障的重要性。售后服务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购车时重要考虑因素。
温州的汽车市场在多年的发展后,变得越加成熟。销售商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售后服务的重要性。但延长保修期,扩大保修范围等服务项目的增加和升级后,所增加的成本也是厂商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变速箱、发动机这些核心部件,以及易损耗配件的成本,在售后服务的成本中是相对较高的。
消费者的投诉和厂商的顾虑是相对的,两者的矛盾似乎不能解决。但一分析就会发现,厂商所顾虑的问题是对本身产品的不信任,解决这一矛盾,首先是厂商要面对的问题。
2008年1月6日,第八代雅阁轿车温州上市仪式上,广州本田不仅公布了国内中高级轿车市场最高标准的保修政策——整车三年十万公里保修(中高级轿车的保修条款基本为“两年六万公里”。5万公里保修折算为人民币的话相当于一万多元)。同时,还承诺售后服务的零配件价格平均下调7%。
同样的,东风日产则与中国石化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中石化所有销售网点开通东风日产产品快修服务;长安马自达在推出马自达2时,打出了“3年6万公里免费质保”的服务牌;北京现代从7月4日起宣布:凡在2008年1月1日以后售出的非营运车辆,其发动机、变速箱总成的保修期从2年6万公里延长至5年/10万公里;同时对12类汽车消耗品配件,实行3个月/5000公里保修政策。
这些服务承诺在消费者面前呈现的是:厂商对产品的信心。同时这也是提升品牌魅力和地位的重要砝码。
售后服务将成汽车商家必争之地
在六个月后,多数人指出,这些售后服务承诺多出于对个别车型竞争力的加强,服务内容并未涵盖旗下所有产品,更有人说这只是短期的市场营销手段。
由此可见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服务的标准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变化着。可以预测,未来的车市,哪位厂家率先抓住新的最高的售后服务标准,就可以作市场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