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美国军队的形象,史上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SUV,战场上的奇兵,美国大兵眼中的救命稻草,这就是威利斯MB留给后人们的回忆。这部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轻型吉普车,成为了日后SUV的鼻祖。
首先,来让我们了解威利斯MB问世的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陆军部队中的主要轻型机动车辆为两轮和三轮摩托车。珍珠港事件以后,美国宣布参战,而此时,陆军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四轮越野侦查车。
1940年,迫于在欧洲战场的压力,军队对于轻型越野侦查车的需求迫在眉睫。美国陆军向全美135家汽车制造商发出竞标通知,同时美国陆军军械技术委员会对于招标的汽车制造商有着这样的要求:车辆必须为四轮驱动,配备可收起的前挡风玻璃,300公斤的有效载荷,然而最苛刻的要求是空投重量不能超过590公斤。并且,汽车制造商必须在49天内拿出第一辆原型测试车。这对于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商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任务。
越野代名词 诞生于二战中的威利斯MB越野代名词 诞生于二战中的威利斯MB越野代名词 诞生于二战中的威利斯MB
压力之下,往往更加能体现出一家汽车制造商的潜力。最终,Bantam和Willys-Overland公司符合标准,并且Willys-Overland还是唯一一个在49天内推出测试车的制造商。在经过又一番论证测试后,Willys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强大的引擎,较低的生产成本成为了赢得标书的关键。
1941年7月,Willys带着美国陆军16000辆的生产合同开始为美国陆军生产这种越野侦查车,并且将它取名为Willys MB。在这不得不提到Jeep这个词的由来,起初军方将这些车型称为GP(General Purpose的缩写,意为多用途)汽车,但基层中的士兵和大众更乐意将其称为Jeep。就这样,Jeep这个日后家喻户晓的名字诞生了。
威利斯MB结构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和驾驶无关的零件。前风挡可以向前放倒,全车没有车门,只有一个圆弧状的缺口,既方便上下车,又减轻了自重,但注重机动性能的同时放弃了装甲,人员在车上过于暴露,这也导致了很多美军士兵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