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有媒体报道称,河南平顶山市属县级市汝州的拼装车市场公然将改装过的报废车当做校车卖给学校。面对媒体采访,拼装车市场的卖家直言不讳地表示:“这车很好用,开着没问题,以前经常有学校包括幼儿园来买,拉十几个孩子没问题。”
在全社会都在关注校车安全、期待校车安全标准正式出台的背景下,这样的非法拼装何以如此猖獗?
3月25日,记者经人介绍来到位于汝州郊区的一家家庭式拆解作坊时发现,这里的拆解、拼装仍在继续。作坊老板对记者说:“一辆车我给你五千块,比政府报废多多了,划算!”
混乱的校车
“你拿到我这吧,比报废合适多了。你这一个车报废政府才给千八百块钱,手续还麻烦。”当记者以“要找个正规报废车厂报废车子”为由询问此家庭式拆解作坊的老板时,这位老板毫不掩饰地说道。在询问不走正规报废是否会出现问题时,该老板带领记者来到他的后院,在院里,记者看到拆解下来的发动机、轮毂甚至大梁等零部件散落在院子的各个角落。“你看我这,全是拆下来的,根本没问题。”而当记者询问这些零件准备怎么处理时,得到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卖!”
据汝州当地一位居民称,近十年来,由于缺乏监管,汝州当地已经形成了报废、拆解、拼装汽车的“一条龙”行业。据介绍,当地的“熟练工”使用简单的工具,一天就能拆解两到三辆车。
资料显示,去年汝州公安部门排查发现,当地363所幼儿园有398辆校车,80%以上是报废车辆。虽然政府进行过集中整治,但据媒体报道称,目前一些农村小学、幼儿园仍在购买报废车改装的校车接送孩子。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报废车在经过拆解、拼装、翻新后,就被当地的幼儿园或者学校买走,成为了校车。“上路交警基本不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使用这种价格在万元左右的报废拼装车作为校车,学校与家长尽管有担忧,也有无奈。
报废车做校车的无奈
“在汝州,上个幼儿园比考大学都难!”汝州梁庄一位适龄学童的家长无奈地告诉汽车商报记者,“乡里基本没有幼儿园,要是去城里上学,每天要靠家长自己接送。”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汝州仅有实验幼儿园一家市直公办幼儿园。该幼儿园的相关负责人向汽车商报记者介绍,幼儿园的辐射范围在1公里左右,目前并未提供校车服务,对于家远或者择校入园的孩子,需要家长自行负责接送。但同时该负责人向汽车商报记者透露,汝州的很多私立幼儿园都在使用校车。
对此,记者又尝试联系了汝州当地的部分私立小学及幼儿园。但在大部分校长或者负责人面前,记者都吃了“闭门羹”。汝州市来青苑学校的一位负责人在得知记者要对校车问题进行求证时,声称“自己不是学校的人”。而汝州市西雅图幼儿园的负责人则用当地方言向记者表示“听不懂普通话”。在采访过程中,类似“不是学校”、“打错电话了”的回答,是记者得到最多的答案。
“为了拉生源,很多私立幼儿园不惜用校车到很远的地方去拉学生。”汝州市洗耳办南关小学的一位教师向汽车商报记者表示,而关于校车的具体情况,该教师表示“不能多说”。
几经周折后,记者采访到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立幼儿园的负责人,他们曾经使用过的校车,正是一辆已经被报废的中巴。“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自己跑腿送孩子,尤其是家远的,如果我们不用校车接送的话,很多孩子就不来我们这入园了。”该负责人称,去年年底有一段时间汝州的公安及交通部门确实对校车进行过整治,“那段时间查得严,我们就没再使用校车,就因为这样,学生一下少了将近20个人。但从老师的角度讲,虽然知道用这种车是不应该的,但大冬天让孩子们走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路来上学,我们也于心不忍。”
同时该负责人向汽车商报记者表示,他们曾经联系过一些客车企业,但动辄二三十万的报价令他们难以承受。
在采访中,该负责人透露,汝州附近的汽车拼装公司仍然在兜售报废掉的拼装车,而对于车的流向、有没有联系过当地政府解决校车补贴、司机是否有驾驶执照、校车是否超载、学生的交通费以及今后是否还会使用校车、使用什么样的校车等问题,该负责人表示不方便回答。
梁庄的一位学生家长也表示了作为家长的无奈:“我们也知道那种车不好,但学校太远,不坐校车就要靠骑自行车或者走路接送,我们也想让孩子在家多睡会儿,毕竟是长身体的时候。”
汝州一位拼装车市场的卖主更加直言不讳地向汽车商报记者表达了学校使用报废车做校车的缘由:“你让他们去买正经的校车?把幼儿园卖了都不一定买得起!”
对此问题,记者也联系了几家校车制造企业。上汽商用车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他们已经开始在部分贫困地区联合企业进行校车捐赠,但这种办法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农村市场的校车需求。而河北长安客车制造企业的市场部经理则向汽车商报记者表示,按照农村市场的购买力量体裁衣进行校车制造,目前还存在困难:“降低成本也要考虑校车的安全系数,目前我们也在研发相应的校车产品,但价格肯定要超出不少农村学校的实际购买力。”
地方保护?
3月22日,对此问题,记者尝试联系了汝州市工商局的相关负责人,但接听电话的一位女士告诉汽车商报记者,她是新职工,对此情况并不了解,也不清楚是哪个部门在负责校车的监管工作。她向汽车商报记者表示“要去找领导核实一下,核实以后给答复”,而当记者询问具体去找哪个部门的哪位领导时,她却直接将电话挂断。而截至截稿前,记者也并未得到所谓的“答复”。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汝州教育督导办公室的电话,却被告知“该电话被停断”。而汝州教育体育局办公室的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3月23日下午,当记者再次拨打该办公室电话时,电话被人接起然后马上挂断,随后再拨打就一直处于“正在通话”状态。
平顶山市一位知情人士向汽车商报记者透露,在被曝出“报废车当校车”的事件后,汝州市各个相关部门及学校都非常敏感,“很多负责人和办公室看到是外地的电话根本不接。”
同时,该知情人士向汽车商报记者透露,报废校车之所以能够出现在农村,还是由于相关的地方保护政策。“管理部门对这种事肯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一辆报废车要报废需要拿着报废单进去报废,但车不是全部报废,有些零部件是流通的。这些零部件流出来以后,会卖给有证书的二级修理厂进行拼装。这样的利润要比纯报废一辆车大得多。”同时,他向汽车商报记者表示:“只要查得不严,地方上是允许这么做的。”
而汝州一位社会人士向汽车商报记者表示:“如果这次监管部门决定大力严查这件事,最后倒霉的还是学生:全面打击‘黑校车’,到时候学生又会面临无车可坐的局面,这是汝州从上到下都知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