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2023中国汽车低碳行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魏牌大六座舒适电动SUV——蓝山DHT-PHEV荣获“2023年度低碳领跑者车型No.1”奖项,充分彰显了魏牌在混动、纯电领域的技术领先性,也展现了长城汽车一直倡导的清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今年2月中汽碳数字开发上线的CPP平台,是全球首次针对汽车全产业链的碳足迹信息公示平台,是打造数字化降碳的典型中国方案。” 中汽碳数字执行董事、总经理赵冬昶表示,CPP平台开展整车、零部件、材料碳足迹信息公示,旨在解决当前汽车产业存在的碳减排意识薄弱、核算算法薄弱、碳核算数据薄弱、产业链协同薄弱的“四个薄弱”的问题。自CPP平台上线以来,已公示20余家企业的近1400款在售车型的碳足迹数据。
作为魏牌新能源化征程的全新力作,蓝山DHT-PHEV凭借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策略、全制造环节的低碳生产、全方位的低碳设计,以及能效更优的混联DHT技术,提升综合低碳竞争力,在此次碳足迹最低的车型遴选中,斩获“2023年度低碳领跑者车型No.1”奖项,一展魏牌领跑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强劲实力,为中国汽车加速低碳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领先范本。
其实早在设计之初,魏牌蓝山DHT-PHEV就考虑到了低碳这一理念。从低碳材料引用入手,到低碳生产工艺、绿色工厂、低碳动力技术等全方位达成碳减排,助力蓝山实现有效降碳。
依托于长城汽车“能源清洁化、技术低碳化、资源循环化”的低碳绿色工厂,通过在能源上以光伏屋顶覆盖生产工厂,绿电占比达到了约25%;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低温固化工艺、热泵技术等低碳工艺,使单车碳排放年均下降4%;对于余能、废水,通过循环风提升、余热利用、中水回用等,有效提升资源循环利用,进一步降低魏牌蓝山DHT-PHEV在生产环节中的碳排放,从而实现从绿色工厂到绿色产品的完美承接。
除此之外,魏牌蓝山DHT-PHEV还将碳减排渗透到整车细节,在低碳材料应用、轻量化设计、低碳零部件开发方面开展降碳设计:顶棚、立柱、遮阳板选用再生纤维麂皮绒,再生纤维含量高达37%;车身通过轻量化设计,质量降低约40kg,全生命周期(以10万辆计)减排二氧化碳6.9万吨;零部件制造过程使用清洁能源、低碳生产工艺等,全方位保障每一个细节的有效降碳。
作为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全速域效率最优、驾驶感受最好、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混联DHT架构,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汽车能耗,助力绿色出行,也更契合用户长续航、低油耗、强动力的核心诉求。
魏牌蓝山DHT-PHEV搭载的混联DHT系统,实现了“纯电+纯电优先+智能混动”3种动力模式,通过灵活的动力控制与分配策略,让用户在拥堵时不怕耗油,高速上动力无忧,长途旅行中节能最优。在DHT的加持下,蓝山DHT-PHEV四驱版本综合功率380kW、最大扭矩933N•m,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4.9秒,馈电油耗仅为6.7L/100km,纯电续航180km,综合续航高达1200km+。强劲、线性的动力输出,在实现全场景、全速域动力与油耗完美平衡的同时,也为驾驶者带来卓越的驾驶感受。
长城汽车作为一家以“2045年全面实现碳中和”为目标的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一直以来秉承着人、车、环境和谐共存的理念,严格遵守低碳环保要求,提高对资源与能源的科学利用与管理,打造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构筑绿色的产业链生态,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低碳环保型产品。长城汽车一直以来也是这么做的。
根据最新的数据结果显示,在减排成果方面,2022年长城汽车企业平均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值较2020年减少3.5%,结合2022年乘用车产量累计年减碳量95378吨。其中,长城汽车重庆、天津生产基地均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基于对能源、环境、人车生活-责任协同发展的深度思考,魏牌蓝山DHT-PHEV此次获得“2023年度低碳领跑者车型No.1”奖项,全面彰显了魏牌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企业担当和强大的低碳制造体系,助力汽车行业不断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向双碳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