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车在全球取得史无前例的突破,上半年杀入销量排行榜前三强。但是即便如此,韩系车在中国市场却陷入寒冬,挣扎在生死边缘。这到底是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已经不需要韩国车了。
1. 杀入全球前三的韩系车?
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年上半年韩系车的表现相当优秀。数据显示,今年前六个月,丰田全球销量高达513万辆,在车企销量排行榜上位居榜首。大众同期售出新车460万辆,排名第二。而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则有329.9万辆,仅次于丰田和大众,在排行榜上的排名升至第三位,这也是现代首次进入全球整车销量排行榜前三,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由此可知,韩系车在全球的发展势头非常猛。
2. 在华市场挣扎于生死边缘?
然而,在中国汽车市场,韩系车却犹如过山车一样,迅速滑落,现在正陷入最为难堪的境地。韩国车进入中国市场非常早,北京现代成立于2002年。只用了十年时间,北京现代就跨进“年销百万俱乐部”,2016年更是热销114万辆,让所有自主品牌羡慕不已。但是,从2017年开始,北京现代的销量就持续暴跌,2021年只剩下38.2万辆,今年上半年则仅有9.4万辆,同比直接腰斩51%。
另一家韩系合资品牌东风悦达起亚,同样也是从2017年开始滑落的。东风悦达起亚2017年~2021年的销量,分别为35.9万辆、37.0万辆、28.98万辆、24.9万辆、15.85万辆。进入虎年,悦达起亚的处境,则更加恶劣,前六个月在华累计销量尚不及2万辆,同比大跌31.14%,还不如自主品牌一款车型一个月的销量。糟糕的表现,让中方合作伙伴东风汽车都望而生畏,早前已经从东风悦达起亚合资公司退出。
3. 中国人已经不需要韩系车了?
韩系车在华市场,犹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而今更是处于非常边缘化的地位,挣扎在生死边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中国人已经不需要韩国车,彻底将其抛弃。过去韩系车主打性价比,在德美日等合资品牌看不上,但是自主品牌又无力企及的市场,备受国人青睐。但是如今存量竞争态势下,合资品牌产品价格纷纷下沉,而取得长足进步的自主车企,大举品牌向上,蚕食了韩系车原本的势力范围。
其次,韩系车的品牌力,对国人来说不再具有吸引力。这有很多原因,比如韩流文化在中国内地,逐渐从火热到冰冷,“哈韩”粉丝数量大幅下降,国人对韩国文化的向往逐年降低,由此影响了韩系车对国人的吸引力。最为重要的是,2017年前后,韩国不顾国际社会的谴责,以及中俄等国的强烈反对,配合美国部署了萨德。此举加剧了中韩两国民间的思潮博弈,引发了国人对韩国产品,尤其是韩系车的抵制。
最后,韩系车的产品力,跟不上时代。韩系车在华市场投放的产品,基本都是廉价车,跟不上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而且,韩系车国内国外双标严重,遭国人痛恨。比如同样标准的碰撞测试里,伊兰特在北美IIHS中获得非常优秀的成绩,而在国内C-IASI中则得到差评。此外,在电气化时代,韩系车步履蹒跚进展缓慢,没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的今天,韩系车的没落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