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作为今年国内首场A级车展的成都车展,无论是消费者、媒体还是车企,都可谓充满了期待。在这个消费力、宣传需求共同被释放的舞台,聚集了众多新车型、新技术,对于展览中的每一个参与者,这场车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局外人”并不这么认为。
相较花大价钱、大心思的参展商,还有一部分汽车品牌选择“退隐”于聚光灯下,缺席此次的展览,背后的原因或无奈、或不屑,又或踌躇不定。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特斯拉
经历了去年上海车展维权事件后的特斯拉,已经不再出现在国内的车展,今年也是特斯拉第二次“缺席”成都车展。不参加车展对于特斯拉而言,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销量也不会因此而被削弱。特斯拉中国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为20.6万辆,较往年同期增长47.5%,占同期国内新能源市场销量7.5%的份额。
特斯拉自带流量的品牌属性,令其不需要“依附”于车展来获取曝光度。同时,得益于线上下单购买的统一销售方式,特斯拉也不需要以车展作为销售场所。销售和宣传是传统车展最大的优势,而依靠自身实力就能获得这两者的特斯拉,就有了足够的底气拒绝出席国内的车展。
如今的特斯拉可以说“地主家不缺粮”,过得相当滋润,手握大量订单的特斯拉,交付时间都已经排到两个月之后,走量的MODEL 3甚至要等16周的时间。由于新车供不应求,加之涨价因素,特斯拉二手车的身价也水涨船高,部分二手车商表示,二手车售价甚至比以往新车贵了10%,备受追捧。如此一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不仅赢得了销量,更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而这也正是特斯拉“不屑于”参加成都车展的底气所在。
威马、爱驰、天际
相较于特斯拉的硬气,威马、爱驰、天际三个新势力品牌,不参展的原因显得有些窘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就算是经营理念超前的新势力,也难抵对手的角逐。作为曾经牢守一线的“蔚小理”,也随着哪吒、零跑的崛起,而被迫退居二线,至于曾经活跃于二、三线的威马、爱驰、天际则逐渐消失于大众的视野,以及消费者购车选项之中。
其他品牌热销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威马、爱驰、天际的境遇大抵相同。纵观爱驰目前的产品阵容,仅有一款U5车型在售,至于预热已久的U6车型却迟迟未能落地。产品阵容稀缺令爱驰与其他车企扎堆发布新车形成鲜明的对比,容易导致被观众忽略,一旦无法在车展备受注视,那必然是一场“无效参展”、一次失败的营销。
另一方面,在大多数新势力品牌跨越交付十万辆的“生死线”时,爱驰2021年在国内的交付量仅达到3011辆,成绩实属拿不出手。有鉴于此,爱驰选择了不“冒险”参展。
相较爱驰,威马虽然有着四款车型在售,但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作为与“蔚小理”同期“出道”的威马,虽然产品数量不少,但营收状况却令人担忧。在过去的三个财年,威马年亏损金额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近三年的累计亏损达到了174.35亿元。威马可谓是“起了大早,赶个晚集”。
如果说爱驰与威马在新势力中尚有一丝名气与地位的话,那提起天际汽车可能就不为人所熟知了。从品牌诞生的时间来看,成立于2015年的天际汽车也算是新势力中的“领头兵”,但经历7年的发展,天际汽车目前仅推出了ME5和ME7两款车型。去年全年,天际汽车的累计交付量不足两千辆,就连超豪华品牌的国内销量都比其好。极低的存在感,令天际难以在市场中形成较大的声量与知名度,因而也选择缺席车展。
除了产品阵容匮乏、品牌亏损、知名度低等原因,车展高昂的参展费用也是劝退部分车企的核心原因。作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的成都车展,展位租金要远高于一般的区域性或地方性车展,而舞台的搭建费用也是百万级起步,想要形成一定规模的展台,千万级的花费也并不意外。除了论天算的租金和舞台搭建,还有广告宣传、演出人员、展台维护等等的投入,对于车企而言这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五菱
在车展前夕,五菱可谓动作频频——发布了与大疆合作打造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并成功应用于KiWi EV、成为首个突破百万销量的新能源品牌、首款搭载混动系统的车型星辰上市等等,这些成绩都足够五菱在车展上“秀”一把,但五菱却没有这么做。五菱并不只是缺席今年的成都车展,去年的成都车展和广州车展也不见五菱的身影。
五菱接连缺席车展的原因很好理解,那就是开源节流。凭借宏光MINI EV的热销,五菱的名字在每月的销量成绩点评中时常被提起,但销量的提升并没有为五菱带来相应的高利润。本着“为人民造车”的理念,五菱的车型可谓都是薄利多销,以至于其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2.2%,净亏损1.38亿元。在亏损面前,五菱缺席大型车展这类“高消费”活动也就很好理解了。在五菱2022年中报中,“提质增效降低成本”被写入了今年下半年的工作重点规划中,由此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广州车展也可能见不到五菱参展的身影。
广汽菲克Jeep
广汽菲克Jeep不仅退出了今年的成都车展,更退出了中国市场。在国内市场发展不畅、合资双方推诿责任、销量低迷、接连亏损、产品推进缓慢等等问题的日积月累下,广汽菲克Jeep的合作最终在今年8月正式宣布告破,而国产Jeep车型也正式退出市场。没有了广汽菲克的“牵头”,进口Jeep也难凭一己之力参展,因此被迫缺席此次车展,相信观众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见到Jeep品牌参加车展。
国内的车展不仅仅是车企展示新车的场所,消费者看车购车的聚集地,甚至还成为了部分用户维权的“宣泄地”。经特斯拉闹剧一役后,不少车企在参展时都增加了安保,一些争议比较大的车企也因此不敢参加车展,像是近期陷入舆论风波的恒大汽车。与缺席车展的车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展馆内外、机场内焦点位大幅宣传的品牌,高昂的广告产出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些品牌在华市场发展得相当不错。在某种角度来看,车展也是整体车市发展的一个缩影,谁过得好不好从展出阵容便能一眼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