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各大自主品牌自研发能力不断提升,除了涌现出一批蓝鲸动力、马赫动力、魔核动力、雷神智擎等国产发动机,在新能源领域的电池技术也都在充实自己的实力。今天咱们就稍微数一下手指,盘点一下各大自主品牌的电池技术。
比亚迪:刀片电池
首先出场的当然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啦,作为国内乃至世界有头有脸的电车兼电池厂商,总得搞个特别点的技术来服众嘛。刀片电池核心材质依然是磷酸铁锂,虽然比三元锂安全些,但能量密度也低。所以需要通过压缩体积来提高能量,比亚迪就把电池造成了一片片的扁形长方体,因为像刀片,所以就叫刀片电池。再黏在一起组成电池组、电池包。
相比传统模组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了50%多。除了比亚迪自家在用,特斯拉、红旗、创维等品牌部分车型也在用。最近比亚迪又推出了六棱柱体电池,即横截面呈六边形,一颗颗组在一起的话就像一个蜂窝巢,好处是空间利用率更大了,就不知道散热如何呢?
特斯拉:4680电池
特斯拉4680电池的名字其实是取其圆柱体电池直径和高度数字的,以前特斯拉用的是直径18mm,高65mm电池,即1865电池。后面变成2170电池,现在则陆续换上了4680电池,即直径46mm,高80mm。
大电池当然就大容量,一颗4680电池大概可以抵5颗2170电池。但这并不意味着车辆续航就翻5倍,因为车辆电池包的体积就摆在那里,比方说能装500颗2170电池,换成4680电池后只能放100多颗了。所以体现到车辆上,续航大概能增加16%左右,并且电池成本下降了14%。其实4680电池很多厂家都有在研发,不过特斯拉名气更大罢了。
广汽:弹匣电池
不同于刀片电池的磷酸铁锂电池,埃安改良的是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易燃易爆,所以埃安通过一系列技术来降低和控制三元锂热失控的概率。除了使用超高耐热的电芯,在电芯间还采用造型类似于弹匣的壳体保护,因此得名。不过虽然降低了起火可能性,但是因为安全舱占用体积以及加大质量,所以电池的密度也会相应降低。当然,广汽这个弹匣电池技术也能应用在磷酸铁锂电池上。
上汽:魔方电池
魔方电池最大的特点,就是跟一般电池包采用立式电芯布局不同,它是采用“躺式”电芯布局。简单理解,就是单个电池打横放。这样通过增加电池包厚度从而增大电池容量,会比打竖放的更容易一些。同时上汽认为,立式的电池一旦热失控,热量会从四周和上方散布;横式由于左右接触面积小,热量大都只会从上方散布,降低对周围电池影响。之所以叫魔方电池,大概是因为它还支持换电,像魔方一样随意拼装。不过目前魔方电池还没正式量产。
长城:大禹电池
漫哥知道大禹治水,没想到还给长城发电。其实长城是用了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理念,对电池热失控进行疏导性处理的技术。比如最重要的“定向排爆”技术,是通过电池隔板的小孔或缝隙什么的,进行分流、导流、换流,将电池中的火源引导至专门设计的灭火通道进行排出和消灭。听起来很复杂,反正长城说能保障电池永不起火、永不爆炸。至于真不真,以后留意新闻吧。
明眼人看到了,上面提到的似乎都是电池的“包装”技术。没错,其实一般车企能做的都只是想办法让电池包更安全,以及通过压缩体积、加大容量来提高续航里程。至于电池的材质和密度,主流还是磷酸铁锂、三元锂等,虽然无钴电池、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石墨烯电池等也炒得挺热,但目前还是没有什么大的突破,量产是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