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由暗战到明争 南北大众导演A级车大战新篇

时间:2008-5-7 9:16:51  来源:北京商报


    “我们的核心竞争对手就是丰田!”4月18日,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文德恩这样提醒其所有部下。两天后的2008北京国际车展上,南北大众的朗逸和新宝来联合全球首发,这为车展制造了最大的亮点,也成为国内A级车市场竞争揭开新篇章的序曲。

    南北大众由暗战到明争

    在北京车展W3馆,上海大众与一汽-大众各占半壁江山,朗逸与新宝来创造了两个视觉中心。

    南北大众在展区安排上的不同在于,朗逸可以请观众试乘,而新宝来只允许远观。这也侧面透露了两者上市时间的差异。内部消息称,新宝来在一些技术细节上还需要完善,而朗逸则有望在6月抢先上市。至此,南北大众A级车的竞争终于走上了台面。

    一汽-大众公共关系室经理苏景学对记者说:“这两款车(新宝来与朗逸)确实很像,但相比上海大众的新A级车,新宝来的德国血统更加纯正,而朗逸在车型承续关系上看找不到谱系,如果说承接桑塔纳系列,可能也过于勉强。一款在中国市场重新设计的新车,肯定要经过一段市场的严格考验。而新宝来上市以后,肯定是一款年销售目标在10万辆以上的主力车型。”

    而上海大众汽车京津销售服务中心市场部副总经理何剑峰对新宝来后市的表现并不乐观。他分析,宝来车型现在的号召力已经明显减退,朗逸的上市时间也比新宝来早一个月,这是一款更适合中国客户审美走向的车。

    市场定位悬念明年揭晓

    综合南北大众的各方面信息看,虽然新宝来匹配什么样的发动机还没有公布,但事实上两款车型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业内人士分析,区别就在于配置、定位及营销上。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范安德表示:“虽然两款车的技术含量类似,但我们在顾客前面所展示的是完全不同的造型,它们针对的用户群也是不一样的。”

    可无论走什么样的定位路线,两款车仍然无法避免展开非常近距离的市场争夺。

    在定位方面,何剑峰否认了朗逸是桑塔纳3000后续车型的说法。他强调,朗逸是一款针对中国市场全新设计的A级车。

    关于朗逸和新宝来的价格问题,范安德称:“不管是新宝来还是朗逸,价格会非常有竞争性,定价在A级车市场的中心地带。”

    记者在北京国际车展现场车型讲解员处了解到,新宝来上市后价格12万-15万,而朗逸是13万-16万元,也就是说朗逸的市场定位将略高于新宝来。但南北大众的高层都不承认这一说法。

    A级车市将引发连锁反应

    从范安德的话可以得知,北京国际车展上新宝来与朗逸的同时全球首发,其意义绝不仅是让南北大众在A级车市分庭抗礼。这套“组合拳”下来,接招的将是卡罗拉、思域等日系主力A级车。

    在A级车市场,卡罗拉是全球的冠军车型,全国的冠军车凯越也在北京国际车展前推出了改款车型,新凯越仍然具备打价格战的空间,而卡罗拉的降价余地也很充足……新宝来与朗逸上市后,A级车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在这一细分市场中,大众过去一直相对弱势,宝来也基本退出主力阵容的争夺。市场人士分析,在伊兰特悦动、新凯越等A级新车已经入市、其他竞争对手也纷纷推出改款车的情况下,南北大众两款新车必须加快上市时间。如果市场上迟迟见不到车,再强的车型也会在竞争对手的市场攻势中被消费者遗忘。

    另外,尽管范安德声称两款车的价格将非常有竞争力,但从大众公司车型的一贯价格水平看,人们很难对上市初期的低价抱有太多期望,指望这两款车来打价格战,恐怕不是大众的强项。

    总之,市场人士认为,南北大众现在就开始的“舌战”只是表象,真正需要考虑市场战略的,仍是主流日系车型。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南北大众并网整合销售试验正在进行

    2008年4月23日
    把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产品放到同一个渠道中销售,这样的设想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 南北大众并网现曙光    …
  • 奔腾新A级车B131/混合动力新车 4月12日亮相

    奔腾新A级车B131/混合动力新车 4月12日亮相

    2008年4月6日
    随着4月20日北京车展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厂商公布了参展新车型,期待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而也有厂商选择在车展前发布新车型。网上车市网站从一汽轿车了解到…
  • 从帕萨特B6定名“迈腾”看南北大众新关系

    2006年9月16日
    据悉,一汽-大众已为自己的下一款重量级新车帕萨特B6起名为迈腾。有关人士透露,之所以为这款车起出这个与帕萨特无关的名字,主要是德国大众集团为了避免两…
  • 产品换型本土化进程加快 南北大众强势复苏

    2006年7月28日
    今年1~6月,大众在华的业绩出现了复苏的迹象。王冀摄影  本报记者 冯英杰  在经历了2005年市场份额急剧下滑的巨痛之后,大众在中国的两个合资公司——…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