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用车宝典 > 汽车养护 > 正文

剿杀汽车室内毒质有新法

时间:2011-1-13 15:49:59  来源:购车网

    车内空气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新车,车内有害气体污染往往比较严重,很多新车车内有毒有害气体严重超标是不争的事实。2009 年国内某专业媒体的一篇报道中指出,在汽车销量高速增长的态势下,我国新车的“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对53 款车型进行的为期3 个月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数据,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我国近90%的新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问题,而且大部分车辆甲醛超标都在5 倍以上。

    经常开车的人都知道,新车车内都有股刺鼻的气味,严重的甚至会刺激得人眼都睁不开。这种异味会持续很久才会变淡,而且即便是使用了几年的旧车,在某些条件下(如烈日暴晒等),仍然会散发出异味,这种异味就是有害气体散发出来的。车内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长期处于有害气体超标的环境会导致肌体皮肤、血液及免疫等系统的损害,可能引起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甚至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变。

    车内主要有害气体种类

    1. 甲醛

    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35% ~ 40% 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甲醛是具有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当人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及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全身症状包括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甲醛释放期为3 ~ 15 年。

    2. 苯

    室内环境中苯的来源主要是燃烧烟草的烟雾、溶剂、油漆、染色剂、图文传真机、电脑终端机和打印机、粘合剂、墙纸、地毯、合成纤维和清洁剂等。工业上将苯、甲苯和二甲苯统称为三苯,在这3 种物质中,苯的毒性最大, 它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3. 氨

    车内的氨也来源于内装饰材料,比如涂饰时使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含氨水。氨的主要危害包括:① 以气体形式吸入肺泡,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②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使组织蛋白变性,使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③ 长期接触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④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及呼吸困难,并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4.TVOC

   T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即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在常温下可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它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会影响皮肤和黏膜,对人体产生急性损害。

    目前常见的去除车内有害气体方法

    1. 菠萝、香水遮盖法

    优点: 使用菠萝或香水可以遮盖新车内有害气体的刺激性气味,使车内闻起来味道不错。

    缺点: 没有任何驱除或杀灭功能,使用过程中司乘人员仍然受到有毒有害气体的伤害,类似掩耳盗铃。

    2. 使用碳酸氢铵(NH4HCO3) 去除车内有害气体

    使用碳酸氢铵去除车内有害气体的操作方法为:使用一个容器盛放大约1 kg 的碳酸氢铵,放置在车内一宿,挥发的碳酸氢铵可以有效“包裹”有害气体分子,第二天一早移除剩余的碳酸氢铵,并开窗通风至车内无明显刺激性气味即可。

    优点:可以有效杀灭车内现有的有毒有害气体,效果可以通过嗅觉直观验证。

    缺点: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生产碳酸氢铵的原料是氨、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常用的农用化肥,俗称“气肥”。操作后如果不充分通风,碳酸氢铵本身对人体也有害处,而且效果不持久,难以杀灭内饰织物中不断释放出来的有毒有害气体。

    3. 专业家装除味剂

   使用专业家装除味剂(图2),通过对甲醛、苯类及氨气等有害污染物的捕捉和强力分解,并杀灭病菌、霉菌及螨虫等有害微生物,从而净化室内空气,消除异味。

    优点:使用时将药液喷洒在车内即可,效果也较为明显。

    缺点:部分产品需要用户自行溶解药液,并且使用时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无人熏蒸,使用稍有不便。由于除味剂是家装专用,并不完全适用于汽车内饰,有些产品可能对汽车内饰有明显的腐蚀作用,留下难以去除的痕迹。另外,对于内饰中不断释放的有毒有害气体没有持续杀灭作用。

    4. 炭包吸附法

    在车内放置活性炭包,利用活性炭吸附车内有害气体。

    优点:购买和使用较为简单。

    缺点:起效周期长,需定期将炭包拿出晾晒,以便恢复活性炭的活性,类似一个“搬运”有害气体的过程,因此需长时间使用后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内有害气体浓度。另外,该方法没有驱除或杀灭功能,使用期间司乘人员仍然暴露在有害气体环境中,受到有害气体的伤害。

    5. 光触媒

    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常用二氧化钛),它在光线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效,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害气体。

    优点:施工较为方便,成本较低。

    缺点:反应过程较长,无法抑制有害气体的释放,反应过程中用户仍然受到有害气体的伤害,难以做到彻底长效净化车内空气质量。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专家提醒黎明黄昏应尽早开灯

    2011年1月12日
    2010年中国汽车销量与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蝉联全球冠军。这其中,最大的推手无疑就是私家车市场的持续火爆。然而,私家车销售行情的高涨也带来了不少后遗症…
  • 车漆面养护应注意的十大问题

    2011年1月12日
    1、平时隔2-3天应用清水清洗汽车1次。如遇下雨天,清洗1次,或在天晴后即将汽车清洗干净。    2、当车身上沾有泥污时,应用清洗剂以海绵擦…
  • 新年新车型 你最看好谁

    2011年1月12日
    眼看春节将至,把握住了国人喜好 “买辆新车过新年”的心理,从上海大众、东风日产到东风雪铁龙,纷纷拿出自己的主力车型秀给拿不定主意的购车人…
  • 2011北美车展今天开幕 全球新车抢先看

    2011北美车展今天开幕 全球新车抢先看

    2011年1月10日
    凯迪拉克7款新车齐齐亮相    通用旗下的别克品牌目前的产品线非常充裕,而在稳定了别克产品的前提下,通用汽车目前注意力转向改造旗下高端豪…
为你推荐
  • 打破国外垄断和进口“迷信”,国产润滑油加速替代

    打破国外垄断和进口“迷信”,国产润滑油加速替代

    2023年9月25日
     近日,胜利油田物资管理配送中心等部门与长城润滑油技术人员开展了现场技术交流。胜利油田海洋石油船舶公司、注汽技术服务中心等向长城润滑油提出了技…
  • 车辆涉水后,蓄电池还能正常使用吗?

    车辆涉水后,蓄电池还能正常使用吗?

    2023年8月7日
     近日,全国多地发生灾害性暴雨天气,并引发道路积水,甚至洪涝,给居民人身财产和安全带来极大损失。在此,瓦尔塔提醒各位车友,暴雨洪涝天气,尽量…
  • 出光IFG5润滑油:为日系车定制的高性能润滑油

    出光IFG5润滑油:为日系车定制的高性能润滑油

    2023年7月31日
     在当今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日系车,以其轻便、省油、可靠的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日系车在高速行驶时…
  • 瓦尔塔AGM 轻松应对夏季空调用电挑战

    瓦尔塔AGM 轻松应对夏季空调用电挑战

    2023年7月12日
     三伏天行车,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就是车载空调。逼近40℃的体感温度,不少车主表示: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车载空调通过压缩机进行循环制冷,制造冷气,…
猜你喜欢
  • 5月第1周汽车品牌销量榜 新势力强势崛起

    5月第1周汽车品牌销量榜 新势力强势崛起

    2025年5月10日
     2025年5月第1周国内汽车品牌终端销量排名分析:比亚迪稳居榜首,新势力强势崛起,合资品牌承压!   根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5月第1周(4月…
  • 4月新能源中型SUV销量榜 零跑2款车进四强

    4月新能源中型SUV销量榜 零跑2款车进四强

    2025年5月9日
     根据最新终端销量数据显示(统计周期为3月31日至4月27日),2025年4月新能源中型SUV市场竞争格局全面揭晓!特斯拉Model Y以绝对优势蝉联冠军,比亚迪…
  • 4月新能源中大型SUV终端销量榜:唐L逆袭

    4月新能源中大型SUV终端销量榜:唐L逆袭

    2025年5月8日
     2025年4月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格局,头部效应进一步加剧。据终端销量数据显示(统计时间:3月31日至4月27日),理想汽…
  • 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排名大揭秘

    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排名大揭秘

    2025年5月7日
    5月7日,乘联会公布了最新的新能源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预估达 114.0万辆,上月万辆以上企业本月合计销量为 105.4万辆,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