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中国车市,最抢眼的当属小型车。先是上海大众抢先推出CROSS POLO。4天后,马自达2和新款雨燕也相继浮出水面。开春伊始,小型车大有井喷之势。而这还仅仅是一个开端,随后,还将有本田新飞度、斯柯达法比亚、丰田雅力士等10余款小型新车入主中原,可谓一派繁荣景象。
在新车层出不穷的同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以及持续攀升的燃油价格,无疑也为小型车市场的火爆添了一把火。可以肯定,无论是外界大的经济环境驱动,还是老百姓反复掂量自己的腰包,小型车必然会越来越讨好。时尚外形、排量小、相对节油,这些都导致了小型车市场的持续升温。
在凭借经济性和外形一路看好的同时,安全性能这个关键因素也随着小型车的推广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每年都要对不同级别的车型每百万辆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进行统计,最新统计显示,超过七成的事故概率令小型车车主们不寒而栗。世界最大汽车零部件商德国博世(Bosch)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欧洲5大主要汽车市场中,装配ESP(主动安全系统)的小型汽车仅占其总量的13%。在中国,相关情况也不尽如人意,从2007年度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测试车辆的几轮碰撞成绩来看,新推出小型车的安全性能多已亮起黄灯,国产品牌更是首当其冲。
那么,小型车生产厂家如何在打造时尚、舒适、节能产品的同时又兼顾到整车的安全性能呢?专家指出:“安全性能是在车型设计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且应该是贯穿于整车制造之中的,全防护车身结构、零缺陷安全配置与高警惕人为控制缺一不可。”
对于小型车来说,安全隐患的最大来源就是其较小的身材,较短的前脸使其在受到撞击时难以贡献足够的阻力来保护车内乘员。这时候差之毫厘的车身长度在关键时刻给予的保护作用往往会表现迥异。
就目前市场上的两厢小型车来说,身长达3916mm的POLO劲情和3905mm的马自达2在这方面显得更有优势一些。另一方面,车身强度也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在很多交通事故中,侧面撞击的情况也多有发生,这时,高强度的车身结构就极为关键。然而大多数价格“实惠”的两厢小车都是在这方面节省了成本,导致车体抵抗冲击力的能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