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冗余严重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三大。此次福特宣布的削减方案,虽然只针对少部分经销商,对于彻底解决其美国销售网络存在的问题也许有些杯水车薪,但从方案的具体内容看,充分显示出福特对经销商群体利益的尊重。
从另一方面看,福特为有意退出的经销商提供优厚条件,实则也是优化销售网络、资源重组的明智之举。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更合理的地方,可以带来更大回报,同时还能提升渠道中其他经销商对品牌的忠诚度。对于那些希望加入福特销售网络的人,此举也为其解除后顾之忧,更坚定投资福特品牌的信心。
笔者认为,福特的做法应该引起国内厂家的重视和思考。也许国内厂家会强调国情不同、市场不同,管理手法理所当然不同。实际上,福特对于经销商的尊重,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美国厂家与经销商之间话语权的充分平等。国内的情况却截然相反。
我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颁布实施两年来,之所以引起众多经销商强烈的质疑,关键在于实施后的效果使得本就偏向厂家的天平更加倾斜。这就令国内大多数汽车厂家对经销商利益的忽视更加严重。
无论中美两国市场情况如何迥异,总会有一些经营不善或是遭遇突发情况的经销商希望退出销售渠道。不能因为经销权在中国还属于稀缺资源,厂家就有理由对经销商提出不合理要求,甚至制定有明显垄断色彩的规定。随着4S店模式在我国的推广和普及,汽车流通领域动辄上千万元的投资,很难在短时期内收回,如果再出现经营不善的问题,给经销商造成的资金压力难以想像。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建立兼顾双方利益的汽车品牌授权退出机制刻不容缓。笔者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扭转厂家与经销商极度不平等关系。因为只有平等,才有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