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AP的历史起源于1979年,那一年,美国正式成立了US-NCAP组织。随后澳大利亚于1992年,日本于1995年,欧洲于1996年,韩国于1999年相继成立了自己的NCAP组织并付诸实践。
第八代雅阁 US-NCAP五星高悬
08年,美国的US-NCAP又进行了一次碰撞测试,而参加这次测试的车型就是08年1月6日在中国宣布上市的第八代雅阁。提起雅阁,也许会有许多的消费者还固执的认为日本车不够安全,那么第八代雅阁究竟安全吗?US-NCAP给出了我们以下的结论——第八代雅阁轿车在车身上采用先进技术和结构,达到同级别车中最佳的安全性能;第八代雅阁轿车在US-NCAP测试中五星高悬。
是什么让第八代雅阁获此殊荣?
当NCAP碰撞的结果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汽车企业对与NCAP测试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那么如何在NCAP的测试中获得高分呢?以广州本田为例,它旗下的车型取得良好的成绩得益于对安全性的重视和G-CON车身技术。G-CON是冲击力(G)和控制(CONTROL)的合成,是一种车身结构的设计。它能够在碰撞时吸收撞击的能量,大幅降低对乘员舱的冲击负荷,同时乘员舱不会发生严重的变形,从而保证乘员的生存空间。G-CON技术通过控制车体的冲击力,在气囊打开时控制对乘员的冲击力保护乘员,同时在引擎罩,保险杠上的设计上有效降低对行人的伤害。三方面整合在一起,成为G-CON技术的核心。
解读G-CON:汽车安全何处体现?
有消费者曾亲眼目睹过车祸现场,也曾经看到过事故车的惨状。但是仅凭眼睛所看到的车辆损坏情况是否就能够完全代表这款车的安全性能呢?什么样的汽车才是真正安全的汽车呢?这种让广州本田在碰撞测试中得到如此好成绩的G-CON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呢?笔者希望能够用最通俗的语言让大多数人都明白下面的这段文字。
汽车车身强度的高低以及碰撞性能的好坏,并不决定于车身表面钢板的厚薄,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车身框架结构的强度及相关安全部件性能的好坏。
在第八代雅阁的下线现场,笔者拍到了第八代雅阁的车身。没有装备零件和车身钢板的车架看起来非常有骨干,广州本田汽车的工作人员向笔者解释到:车身前侧和后侧标出的黄色区域,是车身的吸能区。而车身上红色的部分则为坚硬的钢架。
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辆通过车身前部(发动机舱部位)吸收碰撞能量,减小车内乘员受到的冲击(G);同时配以坚固的乘员舱,确保乘员的生存空间,最终达到保护乘员安全的目的。但是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辆通过车身前部(发动机舱部位)吸收碰撞能量,减小车内乘员受到的冲击(G)G-CON通过对车身进行有技巧的设计,不但降低乘员受到的冲击力(G),同时还能保持乘员舱的完整性,从而达到保护乘员安全的目的。
C-NCAP-第八代雅阁期待国内一碰
中国的C-NCAP活动在2006年底开始筹备,2007年4月底,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办的C-NCAP碰撞结果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汽车碰撞安全监督领域跟上了世界潮流。
第八代雅阁在中国上市不久便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追捧,虽然广州本田曾稳居中高级轿车销售榜首,但是能够让中国消费者更加放心的选择广州本田第八代雅阁轿车,仍然是广州本田非常重视的课题之一。
虽然第八代雅阁在美国的NCAP碰撞测试中得到了5星级的好成绩,但是广本依然决定让第八代雅阁轿车参加国内的C-NCAP碰撞测试,让中国的测试给第八代雅阁的安全出一个评价。
那么第八代雅阁在C-NCAP中的表现将如何呢?虽然现在说毫无悬念还有些为时过早,但是笔者就国内的C-NCAP测试的标准与美国的US-NCAP的标准进行了如下比较(见下表),C-NCAP碰撞测试无论从正面、侧面的碰撞标准来看,均比美国的标准要稍低一些。第八代雅阁经历了美国的碰撞测试之后,再次参加国内的C-NCAP测试,看来似乎真的是没有什么悬念了!
第八代雅阁-期待C-NCAP的一碰。这一碰将是第八代雅阁轿车历史性的一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