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用车宝典 > 政策法规 > 正文

规定将重新出台 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

时间:2007-10-29 10:48:17  来源: 人民网-市场报 

      社会反响激烈“新交法”第76条将修改

  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24日开始审议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拟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进行修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应当负次要责任、同等责任、主要责任和全部责任的,机动车一方分别承担80%、60%、40%和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反思:修正速度应提到立法之初

  应该说,这次修正案对第76条的修正,在突出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权的同时,明确了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情形下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使该条款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公平原则。

  这次修正案对第76条的修正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我们的疑惑在于,《交通安全法》实施至今不过三年时间,为何当初在立法时未能直接作出这样的规定?要知道,关于第76条的争议并非法律实施后才产生的新问题,而是早在立法之初就备受社会争议,那么,一个争议如此巨大的法律条文是如何得以通过的?我们是否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反思呢?

  一部法律实施才三年就立即修改,速度不可谓不快。但是,只要法律已经正式实施,即使修正速度再快,也必然不可避免地使很多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况且,法律在实施很短的时间内就再次修改,会给公众带来不稳定的感觉,乃至对立法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从而不利于培养公众对于法律的敬畏之情。很大程度上,立法的高质量正体现于法律的稳定性,与其让备受争议的法律勉强通过,不如暂缓通过的时间,在更大范围内广聚民智,以制定更加公平正义的法律。如果当初真正做到了开门立法,备受争议的第76条也许就不会以那种模糊的方式出台。但愿今后能把“修正速度”提前到立法之初,从而尽量减少发生法律“三年而修”这样的事情。

    时评:“第76条”终于要改了

  在最近几年的立法过程中,还没有哪部新法像《道路交通安全法》那样引起过激烈的社会反响。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被广泛理解为“机动车全责”条款,它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这一条款援引了《民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对道路交通中强势的一方加大了责任承担,对弱势的、容易受到伤害的一方实施了更严格的保护,从立法本意上看本无不妥。但是,由于当时交强险制度尚未落实,商业三者险的赔付额度普遍过低,《保险法》又不支持无过错责任的赔付,于是,这样的归责办法就导致了新的不公平。在行人和非机动车道路违法现象较为普遍的情况下,“第76条”导致了这样的悖谬现象: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道路违法行为,有可能让守法的机动车驾驶人倾家荡产!

  而在后来的执法实践中,“第76条”也确实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由于对“第76条”的理解不同,不合情理的事故处理案例屡屡见报端。于是,“第76条”面临甫一落地就不得不修改的窘境,媒体的批评连篇累牍。

  回想起来,《道路交通安全法》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之后,媒体的宣传堪称铺天盖地,但此前,该法的起草过程却一直风平浪静,人们既无从了解法律条文的细节,更没有机会对之说三道四。而正是由于这样一个民主评议过程的缺失,让一部理念很新的法律出现了瑕疵,也让它错失了及时自我订正的时机。“第76条”要修改,这是值得庆幸的。但愿以此为契机,有关方面能够敞开公民立法的大门。只有在立法过程中贯彻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我们的立法质量才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恶俗炒作 只能败坏企业声誉

  10月24日下午,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洋百货附近,4名女青年高举着印有“卖雷锋风气,送明星与美女初吻”的宣传牌,牌上还有“传递人文奥运爱心理念,弘扬和谐社会雷锋精神”等小字,引得不少路人围观。 (《楚天都市报》10月25日)

  “卖雷锋风气,送明星与美女初吻”,如此炒作让人感到很是无聊。

  近几年来,打着公益或爱心的旗帜行苟且炒作之事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了,会炒作甚至成为了企业的准入门槛。如搞出个什么世界最长世界最大的东西来吸引人眼球,甚而冒天下之大不讳弄出老汉戴胸罩促销、送美女初吻这样的恶俗炒作。这样的炒作不仅挑战人们传统,有害社会风气,其实也给不了企业以多少美誉度。

  无疑,现代企业对自身的包装和宣传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包装和宣传是不等于炒作的。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企业是通过炒作成功起来的。

  一个真正的现代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能让人尊敬,让人对它的产品和服务具信任感。现在有很多企业不靠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不提高自身员工的素质,单靠炒作就妄想一夜成名,无疑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想法。企业靠追求这种虚无的甚至是吃力不讨好的炒作来提升知名度,倒不如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提升企业竞争力,靠良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务实才是企业正确之选。

   辨析:从“撞了白撞”到司机赔10%

  从法律层面看“新交法”修正案草案,无非是“新交法”第76条该不该修改?

  对贯穿“新交法”始终的“以人为本”我们理应肯定。事实上,公众对“行人路权优先于车辆路权”这一立法理念并不缺少共识。但“以人为本”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以行人为本”,如果“一边倒”地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实施绝对的法律保障,而无视机动车驾驶者和机动车乘车人的“人权”,就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以人为本”。对于有过错的行人,也应让其承担过错,尤其是与其故意违法行为相对应的责任。否则,因行人的违章、违法而被破坏的法律秩序就无法维系,公平原则就无法彰显。

  “新交法”的立法背景是“行人违章撞了白撞说”喧嚣一时,沈阳等地还一度将此原则制度化。对于这一既有违《民法通则》,又有违人本价值的违法之法,“新交法”确有“矫枉”之责。然而“矫枉”如果过正,不但无益于理念的转换与纠纷的解决,还会加剧矛盾,衍生出新的立法和执法问题。第76条仅仅规定了“机动车撞人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而实质上并无规定违章行人的责任承担,这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机动车一方负全责”。“撞了白撞”并未因“矫枉”之法得到纠正,而只是倒置了责任主体。“矫枉”的结果实质是以另一种不公代替了前一种不公。因此,修正第76条确有必要。

  交通文明既应是法制的文明,规则的文明,又应是管理的文明。“新交法”在完善行人与机动车这两方责任的同时,似乎还忽略了对路政和交通负有管理之职的行政部门的责任。当然,也许这更应该由相关的行政法尤其是行政责任法加以体现。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国际油价居高不下 燃油税出台再次成疑

    2007年10月27日
    昨天,随着部分地区交通管理部门关于明年继续征收养路费的通知的下发,酝酿已久的燃油税的出台可能再次面临停滞。而同日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季度国民经济…
  • 代替老标准 轿车被动安全新标准将出台

    2007年10月25日
    据汽车分析公司统计,今年9月有四项涉及汽车安全性的国家标准开始征求意见。这四项汽车安全类标准为:轿车内部和外部凸出物国家强制标准、小学生校车安全技…
  • 《部分汽车零配件定损标准》出台即遭质疑

    2007年10月25日
    近日,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出台的《部分汽车零配件定损标准》于本月15日开始试行。据悉,此次制定的汽车零配件定损标准并不是针对所有车险理赔定损的情况,目…
  • 2007汽车政策之预测:燃油税出台不可能

    2007年3月2日
    四大可能随着加入W T O,中国的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与此同时,相关政策滞后的弊端也显露出来。好在以下政策极有可能在今年实施,无论是厂家还是用户,…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 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中大型车零售销量排名

    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中大型车零售销量排名

    2025年5月15日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5年4月国内中大型轿车市场零售销量榜单正式出炉!新能源车型以压倒性优势占据主导,在销量超过2千辆的十二款中大型车中,新…
  • 5月第2周汽车销量榜 新能源品牌终端排名

    5月第2周汽车销量榜 新能源品牌终端排名

    2025年5月14日
     【2025年5月第2周新能源品牌终端销量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5月第2周(5月5日至11日,2025年第19周)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终端销量榜揭晓。榜单显…
  • 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中型车零售销量排名

    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中型车零售销量排名

    2025年5月14日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5年4月国内中型轿车零售销量排名正式出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细分市场中,共有8款中型车零售销量超过1万辆,各车型表现可谓几…
  • 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紧凑型车零售销量排名

    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紧凑型车零售销量排名

    2025年5月14日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5年4月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零售销量榜单正式出炉!从整体表现来看,市场格局呈现“两极分化”特征:一方面,以轩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