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发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鼓励兼并重组,引发联想——奇瑞江淮“联姻”成联合体?
期待已久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已经出台并下发到各大汽车企业。昨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细则》涉及八大项内容,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鼓励兼并重组,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由于我省奇瑞和江淮都位列14家之中,这使得两年前就在业内甚嚣尘上的奇瑞与江淮“联姻”传言,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细则》引发两皖企“联姻”猜想
据了解,振兴规划中所有政策细则的发布将历时一年,从本月起至年底陆续出台,其中最先出台的是汽车下乡专项补贴、加快老车报废更新财政补贴、清理不合理政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等。
《细则》指出,拟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家至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出4家至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
而资料显示,目前产销规模处于前列的汽车企业集团包括:第一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哈尔滨哈飞汽车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集团、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集团、长丰汽车集团公司、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
据悉,《细则》明确规定了鼓励兼并重组企业的名单。其中,鼓励上汽、一汽、东风、长安(总称“四大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中国重汽(总称“四小集团”)实施区域兼并重组。同时,支持汽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产品资源,开发新产品,鼓励汽车企业联合开发制造。提升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至40%以上,其中轿车达30%。
●安徽有意打造汽车联合体
奇瑞汽车与江淮汽车重组,以实现“大安徽汽车”的传闻已久。2003年上汽集团退出奇瑞时,安徽省有关部门就曾希望撮合江淮汽车和奇瑞,以做大安徽汽车工业,不过后来并无下文。2005年上半年,再度传出奇瑞和江淮将联姻的消息,但双方均未对此发表任何意见。2006年年初,又传出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已形成合作意向,打算在联合采购、配套协作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合作。但是关于“联姻”之事,事件涉及的各方纷纷现身辟谣。
“《细则》提出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奇瑞与江淮联姻的猜想。”昨天,安徽省一位汽车经销商获悉此消息后,做出这样的判断。而目前正在向社会征集意见的安徽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也显示:拟以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星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骨干,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的“安徽省汽车工业发展联合体”,聚集各家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共用技术平台建设上,避免重复投资的浪费,发挥安徽省汽车工业整体优势,做大做强安徽汽车工业。
此外,安徽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还提出:打破地区、行业、部门界限,加大汽车工业的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将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作为一个整体发展,扶优扶强,创建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谁整合谁”成为焦点问题
据悉,安徽省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两大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省份。不过,尽管奇瑞与江淮的销量都不错,但与上汽、一汽等大集团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奇瑞、江淮之间的“联姻”也被业内认为是大势所趋。其实,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再加上产品之间的互补性,使奇瑞、江淮之间的“联姻”无论对安徽省工业来说,还是对企业自身来说,都将是一个再造和升华的尝试。
不过,走在一起不容易,即使走到一起后,合并能否成功则又是一番考验。据了解,江淮汽车拥有的高端轻卡和客车底盘技术,能满足奇瑞商用车的空白;而奇瑞销售网点充足的优势又能打开江淮轿车市场的局面,可谓天作之合。但从目前中国企业的整合案例来看,强弱联合比较容易,强强联手就比较困难了。 2007年江淮的销售收入约为143亿元,奇瑞则为151亿元,两者的差距很小。谁整合谁、怎么整合都会成为问题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