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中国车坛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9年的车坛又将呈现怎样一番景象?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猜想一下2009年中国车坛的走向。“对今年车坛的预测是很困难的。”业内专家如是表示。毋庸置疑,2009年的车坛将是风云变化的,而其中几大悬念将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将面临哪些困难和机遇?2009年究竟是值得期待,还是困惑沮丧?虽然没有人敢说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何时结束,但种种迹象表明,2009年的中国车市依然是发展的一年。
起因回顾
进口车消费税上调
2008年七八月间,进口车消费税大幅上调,在正式实施涨税前已有不少经销商开始“囤货”赚差价。
但是消费税上涨40%不代表车价也上涨40%。消费税是进口环节的一个税种,并非在消费环节再征收,计税价格实际上是到岸的裸车价格,因此实际带来的变化没有这么大。以一辆目前市场价格100万元的车型计算,不计65%综合税率,这款车型实际到岸价格大约为66万元左右,如果消费税上调了40%,其实际销售价格可能为126.4万元,而不是100万元增加40%的140万元。
此次对大排量汽车消费税上调力度较大,将对国内尤其是进口大排量车的消费带来较大冲击,但对小排量汽车推动作用有限。一段时间内,还会出现进口车商增加囤车量,以博取消费税上调后的利润差额。
大排量汽车消费税上调
“大排量汽车消费税税率将上调”的传言已久。2008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对节能环保型汽车实行消费税优惠政策,提高大排量汽车消费税率”。消费税率上调或将影响大排量汽车的销售,然而专家预计,光靠提高消费税难挡国人选购大排量车的热情,燃油税开征,方能改变车市格局。
目前虽没有此次税率调整的具体内容,但据了解,市场之前流传称,排量在3.0升~4.0升之间的车型,税率将从原来的14%调整至25%,排量在4.0升以上的车型,税率将从原来的20%上调至40%。
如果按照这个税率计算,据业内人士分析,以目前售价135万元的奔驰S350为例,此次消费税调整后,其售价增幅将达到20万元,而售价221.5万元的奔驰S600也将增加50万元。
名词解释:什么是消费税?
消费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在流转税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的一个税种,主要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现行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主要包括: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化妆品,成品油,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等税目,有的税目还进一步划分若干子目。
消费税实行价内税,只在应税消费品的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缴纳,在以后的批发、零售等环节,因为价款中已包含消费税,因此不用再缴纳消费税,税款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1.6L小排量车型车购税降低
与提高大排量汽车消费税政策相对应,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对节能环保型汽车实行消费税优惠政策”。
据了解,发达国家一般通过税收减免和降低停车费等手段鼓励人们购买小排量车,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此条措施已于2009年1月15日起实施。作为消费税调整中惟一降低税率的品种,小排量汽车税率降低成为政府强烈“扶小”的信号。虽然实质上降低的购车费用有限,但将促进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厂家布局小排量、新能源汽车的主动性也将进一步提高。
燃油税作用油价降低
同样是在2009年1月15日,国内成品油价格纷纷下降,南京地区93号汽油价格更是降低至4.87元。
由此可见,排量低、油耗低的小排量经济车型将成为2009年车市主导。因为此类车型的车价门槛低,且维修保养便宜,能够受到大多数家庭用户以及年轻人的青睐。
排放标准使得限制行驶区域
南京市自2008年6月5日起敲定全面实施“国Ⅲ”标准时间表:3.5吨以上重型车上牌,2008年1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3.5吨以下轻型车上牌、外地二手车转籍南京,2008年7月1日同时执行此标准。从7月1日起,凡在南京市购买的最大总质量不大于3.5吨的新轻型汽车,在初次注册申领车牌时,必须通过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第三阶段控制要求(“国Ⅲ”标准)的查验,排放标准低于“国Ⅲ”标准的车辆将无法领取牌照。
近年来,南京机动车增长迅猛,保有量去年底增至65万辆,对城市空气污染从潜在威胁上升为现实危害。据预测,如不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2010年我市尾气排放总量将比2000年增加3—4倍,地面污染浓度将比现在超出1倍左右。据悉,目前,我市高污染车辆约8万辆左右,有关部门已对其中货车行驶实行了限定区域、时间等严格措施,但使用化油器的“普桑”、微型面包车以及老款“依维柯”等高污染车辆尚未受到限制。
“国Ⅲ”排放标准与国际通行的“欧Ⅲ”标准大致相当。据介绍,与现行的“国Ⅱ”号标准相比,“国Ⅲ”在技术内容上做了重大调整,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限值:“国Ⅲ”标准的尾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比我国目前执行的“国Ⅱ”标准尾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降低了30%;为保证车辆使用过程中稳定达到排放限值要求,保证车辆排放控制性能的耐久性,增加了对车载诊断系统简称OBD等要求;并根据中国车用燃料特点,规定了适合国情的燃油规格。
另据悉,自2009年起,南京车管部门将联合环保部门对机动车排放标准实施“环保标识”粘贴工作。不同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将被贴以不同颜色的“环保标识”:排放达到“国III”标准贴绿色标识;达到“国II”标准贴黄色标识;达到“国I”或以下标准将贴红色标识。同时按照标识颜色划分市区行驶区域。
此举意味着那些排放不达标的陈旧车型有可能不得驶入南京城区主要干道或闹市区。
结果
小排量车成为09年汽车消费首选
燃油税的实施,购置税的探讨,让精品小排量大受裨益。2009年将成小排量车大发展的年头,究竟能否在这一年崭露头角,不仅直接影响中国未来车市的走向,而且直接关系着我们将来的生存环境。
目前来看,政府对汽车消费的鼓励是围绕“节能减排”四个字来展开的。如有关部门提出鼓励低排量车(如1.6升排量以下的轿车)的生产和销售,将适当减免一些购置税。汽车购置税改革建议是:1L以下乘用车的购置税从目前的10%降至2%(或者免缴);1L—1.5L购置税调整后为 4%;1.5L—2L为6%;2L—2.5L为7%;2.5L—3L为8%;3L—4L为9%;4L以上依旧为10%。
就整体环境而言,精品小排量将大有作为。可以大胆预测的是,将来,马路上到处都是小排量车,人们不再攀比“大”,最有面子的就是开上小排量车,利己利环境。
油电混合动力、双燃料车型牛年受青睐
2008年的第29届奥运会将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次良好契机。根据绿色奥运承诺粗略估算,2008年,仅北京市场的电动汽车的需求量就将达到20万至40万辆。在国外,购买新能源汽车将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2009年这一政策有可能在国内实施。财政部将采取措施,对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直接进行财政补贴,并通过税收政策从生产和使用环节支持新能源车的发展。初步预计到2012年,财政部将投入200多亿元推广新能源车的使用。财政部还在研究通过减免所得税、进口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和技术改造的力度。同时还将通过汽车消费税等各种税费政策,引导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
带动高油耗、高排污陈旧车型置换
“加速老旧车辆的更新,老车耗能高、污染大,对提前报废的车,报废以后更新为节能、环保车,应给予鼓励政策。”日前,交通部提出鼓励加快淘汰高油耗的老旧车辆,对这些提前淘汰的车辆实行一定的经济补偿的办法,加快运输企业车辆的更新,并且改变原来大修理的模式,车辆不再进行大修,而是适时更新。可以预测的是,2009年,在街上或许再也看不到老旧车辆了。
假想
国产自主品牌牛年大练内功
目前,合资汽车企业有两种变化,或许会对自主品牌是个冲击:一是价格,合资企业所生产的车型的价格都在下降。二是小型车,过去合资企业不愿意造小车,现在也开始在做了。这对自主品牌来说显然是有了比较大的压力。以前,自主品牌的优势是价格低,而现在随着消费的成熟,低价已无法真正吸引眼球。因此,2009年,自主品牌必须加大创新,特别是创新价值,很好地处理自主品牌小车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生产出适销对路,高技术、高性能的优质小车,以应对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
年产量15万台以下车厂将被兼并?
由自由竞争到垄断竞争,再到寡头垄断,这是产业经济规律。当前的金融危机将使汽车行业遭受重创,世界各国许多表现不佳的汽车生产商因此一蹶不振,公司合并、破产将会频繁出现。最优秀的企业经历危机后,会更加强大,其竞争者将被淘汰出局。
而国内汽车消费总量的收缩将加剧企业间的惨烈竞争,重组将风起云涌,中国首轮大规模的汽车产业洗牌或许就此拉开帷幕。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日前指出,从有关部门近期释放的信号来看,行政兼并将是今后国内汽车企业重组的主导形式。一些重组消息不绝于耳,但是尚未见到实质性的突破。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下,2009年或许会有惊人的新消息。
牛年车市,车价熊市?
在今年车市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各大汽车品牌要想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或许降价仍将是主要竞争措施。而这个价格首先将从高端豪华车市场开始,然后影响到中高端市场,并最终辐射至经济型车市场。价格的逐级下探,将使价格区间在10万元左右的车型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10万元左右车型的价格将如何降,将是摆在车企面前的一道应用题。
延伸
汽车厂家放眼国内二三级市场
目前一级市场的车市已经处于相对饱和状态,在2009年车市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各大厂家会纷纷将目光转向二三级市场。
实际上,早在2007年的时候,长安福特、东风日产、广本等厂家,就已经加大了进军二三级市场的网点布局力度。而要想在2009年保持市场份额,就必须发力二三级市场,才能把份额提升起来。或许,谁在今年抓好了二三级市场,谁就有可能真正抓住了2009年的救命稻草。
中国元素主导汽车消费
2008年上市的一系列新车:朗逸、新宝来、207……都与一个曝光率很高的词儿联系到一起--中国元素。中国元素指的是什么?有人认为:就是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做;还有人认为:是体现中国文化特征、中国消费者个性需求的那些"原子"。融入中国元素的汽车产品,往往出自合资企业,一方面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企业外方努力融入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强烈意愿。
2009年的中国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首先,产品质量、服务要好,价格也要合理,这些都是共性的需求;另外,由于中国特有的文化、历史背景,又有个性需求,而这些是完全引进产品所难以实现的,因此,要具备中国元素。但是,具备中国元素不能以牺牲品质为代价。
2009年,或许那些具有"中国元素"的高品质汽车将大行其道,注意这里有个定语"高品质"。
国产自主品牌力挺C级车市场
自主品牌纷纷诉苦,做小型车会遇到上端车型的挤压,做大型车又很难突破,最后只能是越做越死。这种担忧也许是对的,但不应该过于悲观,因为这只是暂时的。
如果自主品牌向上突围第一步成功了,就有继续上行的动力。但如果只是做低端车型的话,体量再大,也不可能与合资品牌竞争。因为在汽车行业,企业竞争的决定因素是质量和技术。自主品牌发展不仅要针对中国市场,更要针对全球市场,要提升自己,做更高级别的车也是一种必然。众所周知,C级车市场是政府用车的主要市场,自从政府放言全力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后,自主品牌相继规划自己的C级车。另外,自主品牌都在造小车,而合资品牌目前也在造小车,价格在下探,对自主品牌是个严峻的挑战,因此,2009年,自主品牌有可能强攻C级车市场,成为其竞争中的另一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