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整车企业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上的积极投入有所不同的是,以霍尼韦尔和博格华纳为首的国际零部件巨头企业更加看好并积极推进的是发动机小型增压化。霍尼韦尔交通系统集团首席技术官Karl-Heinz Bauer表示,通过该技术能让车辆不减量的情况下实现引擎减量,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在柴油领域通过直喷以后再用涡轮增压可以使燃油经济性改善20%-40%,这样同时能够增加驾驶的乐趣。”Bauer表示,该技术目前在欧洲的乘用车上已经有67%的渗透率,预计到2020年会实现85%的渗透率。
他认为中国的发展趋势也将类似,燃油经济性将是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而涡轮增压能够实现燃油经济性、清洁性以及效率化。霍尼韦尔汽车零部件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定贵称,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重型卡车几乎百分之百都是涡轮增压,但汽油车涡轮增压的装机率还不到5%,他认为在今后5年或者10年内会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博格华纳中国区总裁谈跃生。
记者从华晨、江淮和长城、大众、菲亚特等车企了解到,目前国内不少车企也正在大力开拓小型增压发动机技术。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处长吴海军对此认为,考虑到动力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重大进展尚需时日,而传统汽车仍在较长一段时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国家相关部委也鼓励车企优先发展小型节能汽车和技术。据其介绍,目前标准为每辆3000元的国家节能汽车补贴,正是希望企业重视节能汽车的开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不断推出新的节能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