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08年1-10月,广东省企业出口汽车零件1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下同)41.6%。9月份开始,受美国金融危机逐步恶化并席卷全球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我国汽车零件出口增速明显放缓,10月份当月仅出口1.3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2.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8.3%。
今年1-10月广东省汽车零件出口主要特点:
一是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1-10月,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9.3亿美元,增长37.9%,占同期广东省汽车零件出口总值(下同)的72.1%;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3.3亿美元,增长49.9%。
二是主要出口美国、日本和欧盟,对美国出口比重明显下降。1-10月,对美国出口2.7亿美元,增长9.8%,占20.9%,比重比去年同期减少5.5个百分点;对日本出口2.2亿美元,增长53%;对欧盟出口1.8亿美元,增长39.5%;三者合计占51.9%。
三是主要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10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7亿美元,增长48%,占51.9%;私营企业出口3.7亿美元,增长46%;国有企业出口2.2亿美元,增长15.2%。
四是以低附加值汽车零件出口为主。1-10月,出口车辆用车轮及其零附件2.8亿美元,增长15.4%;出口车身(包括驾驶室)用零附件2.2亿美元,增长26%;出口机动车辆用制动器及其零附件1.4亿美元,增长71.9%;三者合计占49.6%。
1-10月广东汽车零件出口增长的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国内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在我国加大投资,使我国汽车及配套产业迅速崛起,汽车零件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出口能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随着国产汽车出口持续强劲,也带动了一批与整车配套的维修零部件的出口。
汽车零件出口面临的问题:一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目前广东汽车零件出口企业仍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核心技术仍完全依赖外方,私营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仍有待加强,无法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二是面临反倾销压力,随着我汽车零件出口不断增多,许多进口国纷纷设置壁垒以保护其国内相关产业,以广东省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为例,至今已对我汽车零件发起反倾销案件近10起,涉案产品涉及车轮垫圈、刹车鼓/刹车盘等多种汽车零部件;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兑企业利润空间,包括钢材、铝材在内的各种原材料涨价导致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成本上升,而汽车生产厂商又将汽车降价压力转嫁到零部件环节,压缩了汽车零件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9月份从美国开始的金融海啸目前已席卷全球并开始影响实体经济,而汽车行业是受到此次金融海啸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报载,受金融海啸影响欧美市场汽车消费量大幅萎缩,美国9月份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欧洲的新注册车辆也同比下降了8.2%,随着汽车消费量不断下滑欧美各国汽车制造商也纷纷大幅减产[1]。由于汽车市场需求的大幅下滑,将对我汽车零件出口造成沉重打击,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当月对欧美市场出口已出现负增长,其中:对美国出口2265万美元,同比下降10.2%;对欧盟出口1641万美元,下降1.9%。
建议:一是增强汽车零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更新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汽车零件出口比例,使零件的开发实现与整车厂共同发展;二是继续加强对相关出口数据的监测,建立出口预警机制,规范出口秩序,加强行业自律,逐步实现有序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