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高考过后,很快就是悠闲的夏日长假了,或许真该犒赏下辛苦的孩子,或许就当放松下疲惫的神经,夏日自驾游,是多数城市家庭最为青睐的休闲方式。阳光明媚,绿树如荫,驾着爱车跋山涉水,去海边游泳,去乡野爬山,去湿地露营……那可得挑选一些开起来又舒服又能应付多种不佳路况的好车,尤其要看看车的底盘悬挂,那会直接影响你选择的自驾路线和旅途舒适程度。
直道利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作为当今最为流行的悬挂之一,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在前轮驱动的众多小型车和部分中级车当中应用最为广泛。诸如大众汽车的速腾、途观,通用的科鲁兹,丰田的卡罗拉,以及比亚迪F3均采用麦弗逊式前独立悬挂。这不仅能为车头腾出足够的空间配置发动机,而且由于麦弗逊悬挂重量轻,对中小型车来说,可以减轻弹簧压力,悬挂响应速度和回弹速度很快,能够轻松获得平地和直道的舒适性。
但由于其构造为直筒式,对左右方向的冲击缺乏阻挡力,抗刹车点头效果很差。所以,在更讲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的高级车上,很少看得到麦弗逊悬挂。
弯道之王: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在常见的几种独立悬挂结构中,双叉臂被公认为是操控性最出色的一种,绝大多数高性能跑车乃至F1赛车使用的无一例外几乎都是双叉臂悬架结构。双叉臂式悬架和麦弗逊式悬架都拥有相似性的A字形的叉形控制臂和支柱式减震器结构,所不同的是双叉臂式悬架比麦弗逊悬架增加了一根连接支柱减震器的上控制臂,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强了悬架整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所以,大多数注重运动性能的轿跑车都广泛运用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如欧系的奥迪Q7、大众途锐、雪铁龙C6,美系的凯迪拉克赛威SLS,日系的丰田皇冠、锐志,均采用双叉臂式独立悬架作为前悬挂,以获得良好的侧向支撑。像雅阁和马自达6配备的双横臂式悬挂,也是双叉臂式悬架的较简单的一种。
另外,国内拥有最佳底盘配置的广汽传祺,前悬挂就采用了高位斜置双Y型摆臂前独立式悬挂,其实就是双叉臂式悬架的增强版,由于采用上下不等长叉臂(上短下长),让车轮在上下运动时能自动改变外倾角,并且减小轮距变化减小轮胎磨损,轮胎寿命比一般悬挂长1/3,并且能自适应路面,轮胎接地面积大,贴地性好,拥有超强的过弯能力和横向抗倾性。国外常见的赛车或跑车如法拉利F430、玛莎拉蒂GT均配备这种悬挂。
舒适天尊:多连杆独立悬挂
多连杆独立悬挂,可分为多连杆前悬挂和多连杆后悬挂系统。其中前悬挂一般为3连杆或4连杆;后悬挂则一般为4连杆或5连杆式,其中5连杆式后悬挂应用较为广泛。这种悬挂其实是综合了横臂式与纵臂式悬架优点,通过多连杆使车轮绕着与汽车纵轴线成二定角度的轴线内摆动,适当地选择摆臂轴线与汽车纵轴线所成的夹角,能满足不同路况的使用性能要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多连杆悬挂在收缩时能自动调整外倾角,能实现主销后倾角的最佳位置,大幅度减少来自路面的前后方向力,从而改善加速和制动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同时也保证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轮胎抓地力,从而提高整车的操控极限。因为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所以一般只有在空间充裕,且注重舒适性和操纵性的高级车身上才会配备。
当然,一些注重运动性能的轿车,如广汽传祺、大众CC等车型也都采用了多连杆后悬挂,更好的兼顾了操控性和舒适性。像广汽传祺所配备的铝合金带垂向控制臂多连杆后独立式悬挂就很给力,后轮可以产生随动转向,使入弯初期快速逼近预定的轨迹并保持稳定,对波形路面的吸震十分到位;垂向控制连杆有效控制轮胎摇摆现象,提供充足的侧倾控制力,有效抑制点头效应。众多试驾过广汽传祺的老车主都说,这种过去仅宝马的3系,一汽大众奥迪A6L以及奔驰家族的E级才配备的悬挂确实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对各种路况的舒适性,“过弯就像直道一样又平又稳”。
通过对比三款国内最常见的主流悬挂,相信大家对选择自驾爱车的心得又多了一分。其实,车的底盘结构只是车的骨架基础,爱车的舒适与操纵还要看厂家的调校,还有车内座椅布局和配置高低。只要在财力许可范围之内,挑选一款心仪的爱车,马上就开始开开心心的夏日阳光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