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世界各地,研制开发可再生替代燃料的呼声很高。不断上涨的油价,让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替代燃料的研发和应用上。由于我国石油短缺,要大量依靠进口,油价又在不断上涨,寻找可再生的替代燃料,以降低对进口石油产品的依赖成为人们的共识。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韩文科在上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研讨会”上表示,202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中国能源消耗比重的10%。届时,包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在内的生物质液体燃料产能将达到1200万吨,可替代1000万吨的成品油消费。
欧盟支持的中国生物乙醇(酒精)推广项目(BioEthanol for Sustainable Trans?鄄port,保持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生物乙醇,简称BEST)不久前在南阳正式启动。该项目是国内惟一正在进行的乙醇燃料车辆试验项目,按照计划将同时进行城市公交车及出租车的运营测试。
6月5日~6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生物乙醇———通往可持续交通系统之路的清洁燃料研讨会”上,斯堪尼亚公司两位负责清洁燃料客车项目的专家介绍了乙醇燃料车辆方面的成熟经验。
欧盟BEST项目实施期为4年,目的旨在验证乙醇燃料对环境、技术、社会的益处,并为乙醇燃料汽车大范围推广做准备。该项目由斯德哥尔摩公交公司发起,从2006年初开始运作,主要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一些城市进行乙醇燃料车辆的试验,包括在世界各地10个试点地区建立乙醇燃料“加油站”,进行乘用车和公交车试验。这其中包括意大利拉斯佩齐亚、瑞典斯德哥尔摩、荷兰鹿特丹、爱尔兰都柏林、西班牙马德里及巴斯克、中国河南南阳和巴西圣保罗等。
不同于已经在国内外开发的乙醇汽油技术,欧盟BEST项目主要采用乙醇燃料,利用现有成熟技术,以适当的成本,平稳地过渡到替代燃料。
为BEST项目提供乙醇燃料的商用车制造商斯堪尼亚公司,向欧盟生物乙醇推广项目BEST提供巴士。斯堪尼亚公共及环保事务负责人Urban Wastljung博士介绍,柴油发动机车辆采用纯乙醇燃料,加上5%的添加剂,就能按照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运转。
“使用乙醇燃料,运用的是在现有成熟的柴油发动机技术基础上,进行一些小的改造。例如增加燃料箱容量、适当提高压缩比、增大喷油嘴等。”Urban Wastljung博士告诉记者。
据Urban Wastljung博士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斯堪尼亚与斯德哥尔摩公交公司合作,开发乙醇燃料巴士。到现在使用了15年,这种车辆通过了城市公交运营的考验。只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就不会发生运行故障。这些巴士车辆使用斯堪尼亚常规部件,就可以完全符合相关标准。
使用乙醇燃料发动机的巴士,对减轻环境污染效果非常明显。根据斯德哥尔摩2004年的测试数据,这种乙醇巴士的颗粒物排放减少量占当年整个城市道路车辆颗粒物排放量的5%;而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量相当于同年5000辆轿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目前,斯德哥尔摩市区内的公交车辆都使用这种可再生燃料。该城市的目标是在2011年之前,斯德哥尔摩50%的郊区公交系统也换成可再生燃料。
据介绍,乙醇燃料主要从植物中,如甘蔗、食用甜菜、谷物和有机废物中提取。一些不宜食用的植物,是转化为生物能源、材料的最佳原料。这项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可以采用纤维素制造乙醇,废渣和废料可用于市政供暖或发电。
有专家认为,在我国乙醇燃料产业化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乙醇燃料产业化要涉及到很多环节,诸如燃料生产、乙醇的运输、存储、应用、加油站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要解决,之后才会考虑市场化问题。 (本报记者 陈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