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车市在“两新”政策的强劲拉动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尽管部分区域补贴金额出现阶段性承压,但经销商巧妙借助“末班车效应”展开营销攻势,成功刺激了终端销量的攀升。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量达到208.3万辆,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7.5%;其中新能源汽车全月零售111.1万辆,同比增幅高达29.9%,环比增长8.2%,渗透率更是回升至53.3%,展现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旺盛活力。
展望7月车市,以旧换新及报废更新“双新”政策依旧是核心增长引擎。虽然6月末的冲量行为对后续市场需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透支,但整体车市热度仍将维持在相对高位,预计7月市场将继续保持同比平稳增长态势。
厂商销售目标与市场规模预测
最新的厂商调研数据显示,零售量占据总市场八成左右的头部厂商,本月零售目标同比去年7月增长6%,环比上月下降约10%。综合多方因素估算,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预计为185万辆左右,同比增长7.6%,环比下降11.2%。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可达101万辆左右,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4.6%,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地位持续巩固。
周度走势呈现阶段性特征
7月车市的周度走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周受6月底厂商冲击半年目标导致的需求透支影响,市场出现正常的季节性回落,日均零售3.97万辆,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5.8%。进入第二周,车市开始温和恢复,日均零售达到4.75万辆,同比增长11.3%,环比跌幅收窄至4.3%。第三周日均零售5.82万辆,同比增长16.8%,不过受季节性高基数影响,环比下降19.8%。
对于第四周,预计日均销量可达6.81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下降28.8%;到了第五周,随着月末销售节奏的加快,预计日均销量能达到9.88万辆,同比微增0.5%,环比下降2.9%。综合来看,7月终端零售总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85万辆左右。
多重因素影响7月车市平稳运行
7月车市的平稳运行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方面,6月末厂商及经销商为冲刺半年目标,提前释放了部分消费潜力;另一方面,7月各地车企陆续开启高温假,进入产销休整期,供需两端的变化使得整体车市呈现常规季节性回落。
值得关注的是,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工信部联合多部门部署了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的工作,严控恶意降价行为,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聚焦技术升级与服务质量提升的“价值竞争”。各厂商也积极响应号召,相应调整了竞争策略。最新市场调研显示,7月初市场整体折扣稳定在25%左右,环比6月末促销力度有所减弱,政策规范效果初步显现,行业竞争格局正趋于优化。
同时,政策动能在延续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区域分化风险。以旧换新政策持续为车市注入增长动力,有力支撑着车市的平稳运行。但部分区域的补贴资金提前耗尽,导致置换更新补贴出现阶段性暂停,中央资金拨付与地方政策重启之间存在的时间差,使得区域市场表现出现分化,短期内抑制了部分区域的消费潜力释放。
综合来看,7月车市在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仍将保持同比平稳增长的态势,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也在朝着更健康、更注重价值竞争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