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行业当前的困局是市场、资金、能源、环保及用车观念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非一朝一夕所能扭转
今年,对于全球汽车行业而言,是异常艰难的一年。金融风暴引发的经济连锁反应,已严重波及汽车行业。从国际市场来看,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相继陷入困境;从国内市场来看,消费信心流失导致购买力持续下滑。面对如此形势,国内也好国外也好,都在考虑积极救市,因此,遭遇震荡中的汽车行业格外引人关注。
■本报记者 吴双/ 文 资料图片
■国际
美国汽车业上演“生死时速”
核心提示: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汽车产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相继陷入困境。而目前,美国政府决定拿出7000亿美元救市,这其中,汽车产业是否能作为被援助对象,仍然扑朔迷离。
三大巨头亏损不断
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商曾是美国工业的荣耀和象征,但近两年来,“底特律三巨头”却是亏损连连,目前的金融危机更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按照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通用又亏损了42亿美元,福特则亏损了29.8亿美元。比亏损更严重的是,两大汽车商现金流正出现枯竭。通用第三季度共用掉69亿美元现金,如今现金流仅剩162亿美元。福特第三季度用掉现金77亿美元,接近其现金总量的30%。据披露,克莱斯勒的情况有可能更为严峻。
是否救市引发争论
据了解,金融危机到来后,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公司最近提出申请,要求从政府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资金中拿出250亿美元来救助汽车业。
另一方面,关于通用与克莱斯靳寻求合并一事受到业界关注。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无法实现与通用汽车合并或得到政府资金援助,克莱斯勒将无法渡过经济危机,导致的经营困境从而面临破产危险。而不久前,美国财政部声称,布什政府不会再向通用汽车提供援助,而会将25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重点放在此前国会和能源部通过的高效能汽车的发展计划上来。
消息一传出,即引发广泛争论。很多美国汽车界人士要求布什政府立刻采取措施,将通用、福特和克莱斯莱列为最近制定的7000亿美元的紧急财政救援对象。底特律和国会支持者强调,美国汽车三巨头如破产,后果相当严重。美国汽车业的本土就业人数达到25万人,相关产业就业人数更高达400万人。但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政府官员指出,美国纳税人不应该向国内企业提供反复支持。
■国内
拉动内需能否挽回消费信心
核心提示:虽然中国汽车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没有像美国汽车业一样身处风雨飘摇之境,但相对销量的持续下滑,却让不少车企与经销商感到阵阵冷意。在今年,《反垄断法》的实施尚不及一个词带来的震荡——消费信心。
国家酝酿汽车救市方案
经济的低迷导致今年以来,股市、房地产市场与汽车市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目前,国家关于救股市和救房市的政策都有了,唯一还未出台救车市的政策。而近期,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员表示,国家正在酝酿出台解决车市问题的利好政策。并指出,国家为保持经济在一定速度下的发展,一般对于产业链比较长的产品,或者带动效应比较大的产品都非常重视。
相关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有望在这次危机中获得政策扶植。因为,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把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举措,纷纷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规划。
消费信心亟待重新恢复
在今年,消费市场弥漫着一种灰色气氛。销量逐年上升的汽车市场表现比较明显。拿东莞车市来讲,汽车销售持续下滑已是业界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价格已经探底,消费者还是不愿出手购车,这显然不是营销问题,而是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大多数东莞经销商面对当前形势显得非常无奈。“希望媒体多报道正面消息,让消费者恢复消费信心。国家都已公布今后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的计划与10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引导企业发展,重建消费信心才是当务之急。”不少经销商认为,虽然表面上看是经济大环境导致了部分消费者产生持币待购的心理,但问题的本源还是消费信心流失问题。如果消费者长期处于消费信心不足的状态,消费市场将面临严峻考验,这一状态甚至影响着当前国内各行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