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镇川
订车的风险,因一场新消费税“风暴”大受关注。连日来,部分品牌宣布涨价,直接导致车价飙升,连累到消费者的结果是,提车需加价。
对突如其来的遭遇,几位准车主就坦言不“适应”,原因是目前众多需下订提车的车型,可能出现涨价,订车有风险。
提及订车,其实,还不光是消费税影响的问题。今年,购买新车落订后又想退订的消费者也并不鲜见。厂家新车营销策略的调整,新车还没到店,经销商就忙于接受订单,而此时的消费者往往就会陷入左右两难的境地:下订,想看看其它新车;不下订,经销商发出的信号往往就要排队3至5个月。而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受惯了买新车排队提车之苦,为争得靠前名额,还是在犹豫中下了订。
经销商坦承,样车没到店,一般只会接受简单的资料登记,消费者要求下订,才会接受;而一旦样车到店,尽管价格还没有公布,按照惯例就会接受订金。但情况也会出现,一旦购车者签下订车合同,受到同级新车型接踵上市诱惑,就容易滋生退订念头,结果,往往都是消费者吃了亏。
在这里就有必要提个醒,订车之前要思前想后,最好等新车公布价格或试试车,再签订购车合同,避免新车为抢占市场先机,采取先接订,再制造热销排队提车的紧张局面,“忽悠”消费者早掏腰包。另外,签订订车合同时,还要看清条款,避免退订时出现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