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汽车业散乱局面为自主品牌提供发展空间 |
|
2006年3月16日 A20010>中国青年报 |
提到国内汽车业的“散、乱、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自主汽车企业,肯定不会想到合资企业。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发布2月份统计报告时,饶达主席指出,汽车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降低了,“散、乱、差”局面还将继续延续。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第一次将合资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分化也划归进“散、乱、差”。 笔者认为,这种提法是科学的,都在一个锅里吃饭,不应该有“左派、右派”之分,只是略有不同见解的是,“散、乱”说得对,但“差”就不太准确了。国内的汽车整车厂有100多家,有实力的不到30家,那些有名无实的就当不存在,剩下这20多家,谁比谁差? 奇瑞当年出道的时候,有业内人士指出其“扩大了中国汽车业的‘散、乱、差’”。从今年2月份的销量看,奇瑞已经超过一汽大众。因此,目前表现一般的自主汽车企业也不能说差,说不定哪天就超过奇瑞了。 当然,饶达所说的“散、乱”指的是汽车市场分额的分化。这是好事。大众当年独霸中国车市半壁江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说明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更充分了。大家势均力敌,齐头并进,新车多起来,价格压下去,共同做大了市场,最受益的是中国消费者。 此外,在汽车业散乱的延续中,自主汽车企业也分到了一杯羹,而且几乎三分天下有其一。尽管本土品牌还集中在低档市场上,但因为对手都不是太强,短期内谁也灭不了谁,为发展壮大提供了时间。 去年以来,发展自主汽车品牌成为业界的共识,国有汽车企业和民间资本开始摩拳擦掌造汽车。于是,力帆、吉奥等新品牌出现了,上汽、南汽也前后成立了新公司。于是,又有人开始担心汽车业的“散、乱、差”了。 “两会”期间,记者采访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问他是否欢迎更多的自主品牌进入,如此会不会造成汽车业新一轮散乱局面。李书福说:“汽车业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所有参加竞赛的企业都是值得肯定的。”他说,国内的自主汽车企业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不论是国有背景的,还是民营背景的,赶紧加入进来吧,只有充分竞争,中国才会出现自己的丰田或者现代。 一个基本规律是:市场集中度提高是以有足够竞争力的企业出现为前提的。到目前为止,游戏才刚刚开始,汽车业的“散乱”决不能停止。(武卫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