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扩张、新车上市、价格跳水,一个个极具冲击力的字眼疯狂搅动车市,喧嚣的车市少了“管理”这样冷静的话题。随着车市日益沉淀,打造百年老店的声音渐起,“管理”也被越来越多的车界人士所提及,有车商甚至提出,2006年是车市的管理年。
细节上下功夫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车商都非常推崇“细节管理”,某车商的办公室墙上,“细节决定成败”的文字赫然在目。
资深业内人士分析,到目前为止,佛山的4S店建设已经大体成形,品牌扩张的横向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深入经营品牌的实力开始影响局面。而对细节问题的处理往往反映了车商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细节决定成败”不仅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趋势和现实。
佛山禅通汽贸总经理李惠明表示,在经销商的日常管理和操作过程中,细节处理反映了一个公司的执行能力,细节做不好,既定的目标可能会走样,各种小漏洞不仅会伤害到品牌形象,有时还可能酿成大错。
有经销商进一步表示,在售后服务权重日益突出的车市,服务管理中更见细节管理的功夫。维修站的管理制度,厂家都有详尽的规定,但执行力则不尽相同,要向顾客展现服务、技术水平,必须将预约管理、看板管理、工艺流程、质量监控、工具及物料管理等融入日常经营活动,使之成为维修站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顾客才能感受到维修站井井有条、工作有节奏,心中自然放心。
呼唤管理创新
告别暴利后的汽车销售行业,成本控制成了经销商倚重的生存法则,成本控制也成了车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某经销商表示,在成本管理上,目前佛山经销商大都在做同样一件事,就是成本控制的制度化建设和巩固。要在全员中树立成本观念,将成本和费用的控制指标化,直接到责任人,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将成本和费用的控制与员工的奖金建立起必然的联系。
佛山利隆4S店副总经理曾念忠向记者表达了他的高效成本控制观点。他表示,成本控制除了日常的用度节约,最重要的是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为人才资源的浪费才是最大的浪费。充分挖掘、调动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素质,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使其各尽其用,整个团队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调动员工积极性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可以看作是一种管理创新,而管理创新正是目前佛山车市的稀缺资源。
2006年,车市管理年?
广州本田执行副总付守杰说,今年是广州本田的服务年、管理年。而今年作为管理年的观点在佛山本地车商也不乏知音。行业资深人士吕伟强表示,车市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沉淀,4S店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实体,管理的作用与日俱增。可以说,对于佛山许多车商而言,2006年将成为管理年。曾念忠亦表示,目前的佛山车市已经走过了管理的初级阶段,随着各4S店在人力、设备、场地以及客户服务等方方面面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对这些资源的整合与全盘的管理就显得相当迫切了,许多管理者也都在对下一步的管理计划进行思考。
有观点认为,目前佛山4S店的建设依然脚步匆匆,车市还没有完全完成总体架构的建设和磨合,目前品牌扩张和新车上市以及价格竞争依然是最吸引眼球的车市新闻,而在热闹的背后,管理的手段与内涵可能依然不会得到应有的重视。但不管今年作为车市管理年的特征是否明显,管理竞争加剧这个趋势无疑没有任何悬念。市场愈成熟,管理就愈重要。
管理是运营系统的枢纽
骏万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伟强
“管理”作为经销店运营的上层操作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集中体现在控制经营成本上,对于营销、服务、人才等来说,是运营系统的枢纽。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外部因素往往难以掌控,车商则以加强管理、提高内部协调性成为制胜法宝,可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2006年将步入车市“管理年”。现在车市已经不是卖方市场,消费者的购车心态已经理性很多,做好管理能从车商实际出发,转变为对外推销的后助力,极大地节约经营成本,才是经销店高效有力的运营手法。 (周伟强)
4S店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
佛山锦菱现代特约店市场部经理:徐志超
2006年对于4S店而言将进入一个竞赛时代,要想在众多4S品牌店中脱颖而出,除了不断提升自身品牌外,还需要拥有一套完善的管理理念体系。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必须搞好团队内部合作性、拥有超前的服务理念和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想获取丰富的收益,4S店必须拥有一定分量的本钱。2006年对于4S店来讲需要增加售后服务的费用投入,从而获取一大批固定的客户群体与品牌支持者,真正做到节约企业成本,这样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切不可从售后服务上节约和减少相关项目的开支以达到增加收益,这样只会降低服务指数。综合而言,锦菱现代4S店在2006年将做好管理,达到成功! (周伟强)
管理始终都是第一位的
天津一汽利隆店副总经理:曾念忠
我们今年的管理工作主要在两个板块,一是有效整合现有的资源和加强对员工的激励;二是加强车间管理。继续推行“自主、思考、合作、关爱”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抗风险的能力。在成本控制管理方面,我们提倡通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挖掘、调动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来达到目的,因为人才资源的浪费才是最大的浪费。
管理始终都是第一位的,即使有好的品牌和热销的车型,如果没有好的管理,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没有充分的市场开拓和有效的客户维系,那么企业的生存空间就相当有限。(江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