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各个公司的模式不尽相同,有待市场优胜劣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些靠风投支撑的公司将面临融资难的困境。
淘汰赛
竞争越发激烈,未来2-3年,汽车后市场将结束“风口期”,淘汰赛已经开始。“汽车后市场的确处于深度整合和重新开发的初级阶段,大浪淘沙,好的商业模式一定会逐渐显现出能量。”车女婿创始人兼CEO武卫强表示。
一直以来,汽车后市场基本上被4S 店垄断。但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整个行业的产能是过剩的,4S店、汽车综合修理厂亏损的比例非常高。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约有 90%的经销商处于亏损中,在售后服务领域,新车用户在保修期之后回店意愿显著降低,4S店流失客户群体增大。
J.D.Power发布的2015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在授权经销店的平均消费与去年相比大幅下降。在豪华车细分市场,平均消费从4288元下降至3480元;在主流车细分市场,平均消费从1710元下降至1558元。
“现在实际上是一个淘汰赛的阶段。”朱伟华认为,汽车维修服务行业已经严重产能过剩,“未来5年,低端产能(路边修理店)和被闲置的高端产能(市场保有量低的汽车品牌4S店)是会被淘汰的。填补市场空间的是中端产能,即低于4S店价格,管理又比路边修理店高的中档产能。”
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后市场的创业公司在用比4S 店低的价格,比路边店好的服务,来粘住用户。不过,目前整体产能过剩,投资疯狂的情况下,这些企业的生存状况也不乐观。“因为在低端产能没有被淘汰、高端 产能没有倒闭的时候,谁也赚不到钱。”朱伟华说,这是一个去产能的过程,在去产能完成之前,整个行业都还处在阵痛期。“汽车后市场企业的机会在于,结合互 联网,做真正的连锁,实现服务价格统一。”
对消费者而言,企业要解决的是服务的便利性,不能因为房租贵就跟消费者多收费。“现代化的连锁应当像星级酒店连锁,投资权和经营权分离。在4S 店出现经营危机之后,中国目前的汽车后市场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管理模式。”朱伟华展望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