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中心城区治堵近两年,昨日,市治堵办公布治堵成绩单:与2012年9月相比,去年12月中心城区路网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从24.5km/h提高到27.3km/h,提高了11%;晚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从23.3km/h提高到25.5km/h,车速提高了9%;日均拥堵指数从6左右下降到5.56。五区之中,禅城最堵,顺德次之。佛山中心城区治堵工作自前年5月起正式启动,时间跨度为6年,计划共投入185亿元、36条治理措施重拳治堵。今年佛山将继续实施27个措施共88个项目治堵。
禅城顺德1月份轻度拥堵
据市交通运输局智能管理科科长庄儒耀介绍,该部门去年建设了交通运行监测中心,可对五区中心城区进行实时交通监测。庄儒耀说,通过监测,佛山五区城区的拥堵情况一目了然。例如,今年1月份,五区工作日早高峰的拥堵指数,禅城最高为5 .2,顺德次之为4,三水是3 .4,南海2 .7,高明2 .6。拥堵指数在0至2之间为“畅通”,2至4为“基本畅通”,4至6为“轻度拥堵”,6至8为“中度拥堵”,8至10为“严重拥堵”。五区之中,禅顺最堵,在意料之中。三水居然比南海更堵,有点出乎意料。庄儒耀说,这是因为近些年三水城区发展很快,但交通建设、管理跟不上,而南海近些年投资建设的智能交通系统有了成效。
禅西大道二期年内完工
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单云介绍说,今年计划具体安排实施27条治堵措施共88个项目。其中,“引”方面有7条措施11个项目,包括尽快将新港码头、澜石钢材市场、城北批发市场迁出佛山中心城区;将鸿运汽车站迁至南庄。其中,进展缓慢的新港码头搬迁计划2017年完成。而“建”方面有9条措施48个项目,其中魁奇路西延线、佛陈大桥扩建、禅西大道二期、绿景路西延线等工程力争今年内完工。同时,加快推进地铁2号线一期及南海区新交通试验段工程;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首批汾江路(文昌路-魁奇路)、岭南大道(卫国路-魁奇路)、魁奇路(佛山大道-南海大道)、绿景路(汾江路-湖景路)“两纵两横”公交专用道将于今年建设完成。
政策
禁摩不会放缓
禅桂新中心城区8月底前全面禁摩
南都讯 记者廖武智 通讯员罗响 李淑莲 限摩是佛山中心区治堵的一大措施。此前,部分市民与专家多次呼吁佛山放缓限摩节奏。市交警部门昨日表示,禁摩政策不会改变也不会放缓,禅桂新中心城区8月底前将全面禁止摩托车通行。
佛山自2010年起开始限摩。2012年,作为“限”类治堵措施之一,限摩被纳入中心城区治堵工作计划之中。佛山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李冬介绍说,自限摩以来,佛山摩托车保有量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112万辆降至去年底的83万辆,减少了29万辆。李冬说,限摩工作今年将按计划稳步推进,“没接到其它的工作意见”。
而佛山市公安局网络新闻发言人@公安主持人昨日下午就此前市长刘悦伦微访谈时网友问题进行回应时称,“按照《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摩托车管理的实施意见》(佛府【2010】81号),2014年8月底前禅桂新中心城区全面禁摩稳步推进,目前禅城、桂城交警正在清理‘禁摩’区域的摩托车底数,并强化执法。所以‘禅桂新中心城区8月底前全面禁止摩托车通行政策不会改变也不会放缓’。”
数据
两年增加31万辆小车 三年减29万辆摩托
在日均增加约450辆汽车的情况下,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车速提高了11%,日均拥堵指数从6左右下降到5.56。治堵办总结说,这一治堵成绩是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取得的,尤其难得。据介绍,佛山汽车保有量从2011年的103.85万辆增长到2013年底的135.5万辆。其中,小汽车数量从2011年的80.96万辆增长到2013年的111.29万辆,两年内增加逾31万辆。而自限摩以来,佛山摩托车保有量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112万辆降至去年底的83万辆,减少了29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