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搭车出行的倡议,留和路九月森林小区的物管成了关注的焦点。事情还得从一份“温馨提示”说起,小区物管日前向广大业主发起倡议,希望有车的业主能够帮一帮需要搭车的业主,互相搭乘出行,共建和谐家园。这个倡议得到了业主的积极响应,收到信后的何小姐第一个反应就是举双手赞成,她认为这是应对油价上涨的一个好办法,方便而且经济(详见本报昨日第1版《一小区物管倡议邻居间搭车出行》)。
3年搭车心得
省钱省时省精力
消息见报后,不断有读者来电发表看法,90%以上的人都对这种“方便实惠”的出行方式深表欢迎,其中还有读者提供了“拼车”成功的实际样本——家住中江花园小区的吴先生和两户邻居搭车已有3年,说起这3年的搭车经历,他说真是“省钱省时省精力!”
3年前,吴先生的孩子在长江实验小学上二年级,他在一次家长会上得知孩子班上的一位同学也正好住在同一小区,就主动跟对方家长提起了拼车的事情。“邻居家里也有汽车,我们可以说是一拍即合,第二天就由我开车负责接送两个孩子上学了,我们一家负责接送一个星期。”吴先生说,两户人家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一旦有家长出差就会影响“值班”,后来还是改成了隔天轮流接送的模式。
一年后,邻居好朋友的孩子(也住在同一小区)也去这所小学上学了,自然就加入到了“拼车”的行列。“现在,我们的模式是两家负责早上轮流送孩子,另一家专门负责晚上去接孩子,那位家长是自己办企业的,下班时间比较自由。”吴先生说,油费、时间省下一半到三分之二不说,从此他再也不用在放学时间急急地赶着回家了,省下了不少精力。
吴先生说,另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是3个孩子因为拼车成了好朋友,3户人家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近。
读者呼吁
希望有更多的“信息中介平台”
不少读者对九月森林小区物管的做法给予了不错的评价,认为他们是一个负责任的“信息中介平台”。
家住北景园小区的龚小姐说,小区位于半山附近,一些要去下沙或是滨江上班的邻居其实都有意搭车出行,缺的就是一个“信息中介平台”。“小区论坛里经常有邻居发布一些拼车信息,但我们缺少九月森林小区这样的中介平台,没有人能帮我们过滤这些消息。”龚小姐的意思是,若小区物管或是社区能够帮忙牵线搭桥,“拼车出行”的方式将会得到更好的普及。
但也有读者认为,这不是社区、物管分内的工作,业主不可强求,要找一个“信息中介平台”是非常困难的。另外,“拼车出行”还要考虑到安全问题,这是驾驶员和搭乘者都必须面对的,要慎重考虑。
九月森林小区物管主任助理胡先生听说了这些读者意见后表示,他们会进一步规范搭车事宜,并透露昨天来报名表示愿意提供搭车服务的业主人数又有增加,需要搭乘的业主人数也在统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