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要看“实用性价比”,而要提升性价比,无非两条路:降价,或者提升性能。落实到汽车上,除了基本的尺寸、功率以外,花样繁多的配置成为提升性能的关键,厂商惯用的“增配不加价”“买车送装饰大礼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去买车,好不容易选好了车型,却在一堆配置面前犯了难,哪有些配置非常有用,哪些配置用处不大,这可让人伤透了脑筋。比如助力转向、电动车窗,这样的配置显然为驾乘都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还有一些配置,比如桃木内饰、“真皮”座椅,除了能满足虚荣心外,就只能用“恶俗”来形容了。这些多出来的配置,倒是让“性价比”提升了,但“实用性价比”却在看跌。买车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数着配置穷开心的。一些看上去很人性化的配置在实际作用中并不见得实用。
恶俗配置一:桃木内饰
尽管桃木早已成为恶俗配置的代名词,但是我们在这里还是要首先把它拉出来亮相,因为目前继续往车上装桃木的厂家绝不在少数。不知什么时候,桃木纹内饰竟成了中国车市上营造豪华、高档氛围的一个标签,各主流车厂都在向消费者渲染“桃木内饰”就等同于“豪华”。明明是仿桃木内饰,却被有意无意地省略说成是“桃木内饰”。原本只有在高级豪华轿车上才会出现的胡桃木内饰,在十几万甚至几万元的经济型轿车上也都成了所谓的标准配备。最气人的是,这些仿桃木有的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还会开胶、断裂,反而显得极为难看。
恶俗配置二:真皮座椅
和桃木一样,真皮座椅也源于高档轿车,但是在目前某些消费者看来,汽车座椅没有真皮仿佛就不能称之为座椅了。据了解,在国外,厂家对真皮座椅概念的界定非常严谨,不是真皮肯定会向顾客说明。但在国内,即使是原厂的“真皮”座椅,也有一半是用革或猪皮代替的真牛皮,而在座椅两侧和座椅后面,则全部用的是质量次的皮。与进口豪华车真皮座椅的质地、使用寿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由于国内的皮质面料比较光滑,开车时对人体的支撑性也比较差,舒适性还远不如布艺座椅。还有,许多加装的真皮座椅还是车内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恶俗配置三:多碟CD/DVD
先不妨看一个例子,几年前,家用CD或者VCD播放机还很时兴多碟连放,但现在再去看商场里的家用DVD,还有几台是多碟的?原因就是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换碟也就是举手之劳,自动换碟的功能都用不上。另外由于机械结构复杂,换碟机构导致的故障反而增加了不少。至于液晶显示的DVD,这对开车的人没用,早已无可争议了,而坐在后座的乘客,谁会有心思在上班路上还要看10分钟大片的片断?如果是小孩儿,在颠簸的车上看一小时DVD对眼睛的伤害可能会远远大过在家里看两小时的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