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能源车降价潮会否影响“宁德时代们”

时间:2023-2-8 11:50:35  来源:第一财经

    由特斯拉掀起的新能源车降价潮远未平息。1月以来,小鹏、吉利、蔚来等多家车企或直接下调汽车售价,或通过全款购车优惠等各种促销活动变相降价。

    作为占据新能源整车成本40%的动力电池,会否受到新能源车降价的波及?

    有新能源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称,新能源车降价最后会影响到大部分供应链,“动力电池环节压力也很大”。

    新能源车企为何频频降价?

    对于2022年四季度以来的新能源车降价潮,上述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解释称,一是为了市场份额;二是担心需求下滑产品卖不出去,现金流收回困难。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显示,特斯拉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以49.95万辆、93.62万辆的销量稳居全球第一。到了2022年,比亚迪大举反超,销量从2020年的17.92万台增长至2022年上半年的64.07万辆,领先第二名特斯拉7.59万辆,市场占比也从2020年的5.74%跃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15.4%。此外,上汽通用五菱、奇瑞等车企的市场占比也有所提升。

    现金流方面,由于汽车生产企业规模较大,再加上产业链价格上涨带来的现金付款量增加等原因,车企现金流较易承压,相关企业或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增加收入,缓解现金流的紧张。

    该基金经理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当前有很多企业没有还形成规模效应,处于亏损状态,长期来看降价带来的整体压力比较大。

    对于此次新能源汽车降价潮的波及范围,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还是要看各品牌自己的规划,要不要跟进这场降价大战,但总的来说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会是一个以价换量的肉搏战,非常残酷”。

    供货低端车型的电池企业受影响或更大

    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整车成本中占比约40%,居于首位,会否受到下游整车降价的波及?多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新能源汽车降价对动力电池也有传导,存在一定降价压力。

    但是,不同车型受影响的程度会有所不同。

    某动力电池企业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供货15万以下车型的电池企业影响较大。“因为15万元以下区间,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比例相对更高,更容易受到降价的影响。”

    从各公司的车型价格带来看,吉利汽车、名爵、奇瑞汽车、荣威、五菱汽车、长安汽车15万元以下车型占比较高,分别约为75%、90%、85%、55%、100%、90%。

    这些车型的动力电池主要供货商又是谁?

    起点锂电数据显示,截至 2022年4月,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的第一大供货商分别为宁德时代(300750.SZ)、国轩高科(002074.SZ)、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分别占比81.08%、45.84%、41.72%、61.79%。

    此外,荣威和名爵均为上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上汽集团的主要电池供应商为时代上汽,即宁德时代与上汽集团合资成立的电池公司,其中宁德时代持股51%、上汽集团持股49%。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价潮发起者特斯拉的车型虽在15万元以上,但由于降价幅度较大,且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仍是宁德时代最大客户,对宁德时代的影响也需要关注。

    但动力电池企业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从市场大环境来看,泰信基金研究总监、泰信国策驱动混合基金经理吴秉韬表示,在经济复苏背景下,降价或能刺激居民购买新能源车的需求。若新能源车产销量由此提升,那么电池企业也可以从中受益。

    从成本来看,锂电材料价格下降有助缓解电池企业成本压力。比如国轩高科的碳酸锂自供产能在2022年下半年已逐步释放,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公司的成本优势,推动利润修复。。

    从企业自身来看,上述新能源基金经理表示,宁德时代等一二线龙头生产规模大,产业链布局较为完善,成本相对较低,再加上产品质量性能好,在行业中拥有话语权,具备同客户谈判的能力。

    动力电池新一轮洗牌难免?

    目前动力电池市场价格较为稳定,普遍在0.8元/wh到1.1元/wh不等。上述动力电池企业相关人员称,因为动力电池市场是定点订单供应,现有订单价格主要还是与客户协商,或者制定价格联动机制,所以价格竞争主要是2025年及以后的订单。

    吴秉韬也表示,展望2023年全年,锂电池价格料不会大跌,可能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区间。2024年乃至之后更长时间,需要根据需求的变化来判断。

    不过,上述动力电池企业相关人士同时表示,未来应注意价格战的开启,“灰犀牛”或将来袭,风口期过后一定会是一轮洗牌。“由于动力电池技术同质化严重,电芯层面的性能质变现阶段遇到了瓶颈,在综合性能趋同的背景下,价格因素就凸显了。”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 7月第3周MPV终端销量榜 魏牌高山首夺冠军

    7月第3周MPV终端销量榜 魏牌高山首夺冠军

    2025年7月25日
     【2025年7月第3周MPV终端销量排行榜】上周,国内MPV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3周(7月14日至20日,2025年第29周)国内销量前五十的MPV…
  • 7月汽车销量排行榜:第3周SUV终端销量排名

    7月汽车销量排行榜:第3周SUV终端销量排名

    2025年7月24日
     【2025年7月第3周SUV车型销量排行榜】上周,国内SUV市场呈现出活跃的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3周(7月14日至20日,2025年第29周)国内销量五十强SUV车…
  • 7月第3周轿车终端销量榜 星愿蝉联冠军

    7月第3周轿车终端销量榜 星愿蝉联冠军

    2025年7月23日
    【2025年7月第3周轿车终端销量排名分析】上周,国内轿车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3周(7月14日至20日,2025年第29周)国内销量前五十的轿车车…
  • 7月汽车销量榜:第3周新能源品牌销量排名

    7月汽车销量榜:第3周新能源品牌销量排名

    2025年7月22日
     【2025年7月第3周新能源品牌销量排行榜】上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数据显示,7月第3周(7月14日至20日,2025年第29周)国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