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3年越来越近了,新的一年开始之后,有很多国家新颁布的政策、法规等就要正式落地了。从汽车后市场的层面看,即将实施的新政还真不少,其中就包括了《关于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在这份《通知》中,有个最重要的改变值得关注——二手车交易将必须以公司方式进行交易。某二手车从业者表示,行业将在明年再度提高准入门槛,“个体户”可能会被自然淘汰。
01
“个人经纪”交易模式将被禁止!
根据《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对自然人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出售持有时间少于1年的二手车达到3辆及以上的,汽车销售企业、二手车交易市场、拍卖企业等不得为其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不予办理交易登记手续,有关部门按规定处理。
众所周知,在国内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上,除了正规的二手车行外,还有一些是“散客”,也就是俗称的二手车贩子。他们通常都是自己单干,不挂靠在任何公司内,有差价赚就吃进,倒手之后马上卖出。
这样的“个人经纪”交易模式其实已经在市场中存在了很多年,它虽然可以让二手车交易频率加快,有利于加快上下游的流通,但也会产生很多负面音响。比如很多时候消费者买到的车并没有售后保障,以及维权难等。
到了明年,这种“个人经纪”交易模式将会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二手车市场交易将由“经纪”向“经营”转变。这意味着,二手车经营将走向正规化、公司化,而个人二手车贩将难以为继。
据悉,从明年开始,如果想要交易、出售多台汽车,必须到指定工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进行实名认证,并注册公司。如果二手车商没有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便开展经营活动,或将会面临较大数额的罚款。
02
行业寒冬将持续到明年春节?
实际上,交易“公对私”,对终端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对于行业提高准入门槛也是好事,但对于经营者的成本控制却不是一件好事。
有行业专家就认为,经营成本必然会上升。以交易价为10万元的一辆二手车估算,若以个人性质进行上下游交易,过户费、代办费等所有费用加起来不超过600元;但如果以公司名义交易,就需要额外多付0.5%的增值税,销售成本就增加了500元,两项相加总共就是1000多元,这对于目前处在薄利期的二手车生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另外,目前全国各地区疫情传播速度依然在高位,很多二手车行无奈已经歇业,所有二手车交易市场也再度陷入僵局,没有流通的二手车行业是相当可怕的。
相关权威数据显示,今年11月二手车经理人指数为40.3%,处于荣枯线以下,二手车市场景气度降低,全国多地二手车交易市场闭市、车商停业,市场需求与客流下降明显,11月的整体经营情况表现不好。
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今年11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27.84万辆,同比下降17.18%。今年前11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461.15万辆,同比下降8.49%。按照目前的疫情形式,整个12月的二手车行业也不会有较大改观,这样的情况大概率会直接延续到明年春节后。
今年曾被行业人士称为二手车史上最难的一年,除了疫情的关系外,新车减征购置税带来的冲击最直接的。而企业为了尽快盘活手中的资金,不得不对部分车源,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有的出手价与当初的收车价持平,甚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