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姚岗
摄影记者 王永胜
视频剪辑 姚岗
通讯员 孙亚云 李金友 金晨
电动化改变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电动化与智能化正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如何在产业新格局下,打造有竞争力的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9月2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论坛在武汉经开区举行,两院院士专家、汽车产业链知名企业负责人等百余名嘉宾,围绕“构建新格局 打造新生态”主题,研判技术创新方向、洞悉产业变革趋势,探讨建设汽车强国的路径和策略。
两院院士畅论汽车强国建设路径
9月23日,在武汉经开区举行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论坛—科学家论坛上,周济、李德仁、刘经南、欧阳明高等四位院士就建设汽车强国、湖北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提出方法和路径。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论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介绍,汽车行业的智能驾驶对高精度、高可靠性、高集成度和低成本有极高要求,测绘遥感必须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5G通信等技术集成融合才能攻克技术难关。李德仁还提出,要研究车路系统的智能化,才能实现无所不在的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就是一辆智能的移动终端,是能够在行驶过程中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交互的基础设施。“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舒适化的出行,需要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和环境的交互,以及高精度的地图,这些都需要时空智能和相关的技术来赋能支持。”刘经南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认为,未来15年,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业要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采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方针,通过“互联网+制造”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实现制造业弯道超车、跨越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会继续保持,中国汽车总销量中,燃油车将从顶峰快速下降,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快速增长。欧阳明高预测,2030年之前超过总销量的50%,大约在2025年至2030年间达到50%的渗透率。
国产新能源汽车迎来大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的加持下,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被广泛看好。
论坛上,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介绍,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迅速壮大。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在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四分之一,其中国内自主品牌再次崛起,已成为支撑市场发展的第一支柱力量。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十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进步,产销量一直保持超高速增长。比如去年,同比增长高达160%,市场渗透率达到了13.4%,今年1月至8月,产销量同比增长超过了100%,市场渗透率提高到了22.9%。种种情况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从市场培育期迈进市场化的发展阶段,正在从政策和市场双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为主的新发展阶段。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介绍,在新能源汽车的加持下,自主品牌市场的份额快速增长,今年1月至8月,自主乘用车市场的份额提升到了48%,同比增长了5%。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42%,8月份达到了49%。
自主品牌汽车加速发展的同时,多家自主品牌车企纷纷推进品牌焕新和品牌升级。竺延风介绍,自主品牌的价格已经由过去整体在10万元以下,总体上现在挺进30万元以上的区间,可以与国际高端品牌进行比拼。
作为能源企业的代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和汽车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是大趋势、大机遇、大事业,需要共同把握、共同谋划、共同开创。
跨国车企扩大在华投资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多家跨国企业纷纷看好中国市场,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在华投资。
论坛现场,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介绍,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博世正积极加大在中国的布局。2021年以来,博世在中国成立了燃料电池的合资企业,在武汉布局了转向机的制造和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建成以后会是博世在中国最主要的转向机试验基地和设计软件开发基地。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介绍,目前,宝马在中国的供应链发展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高乐介绍,宝马在中国已经有460多家供应商,已经有多家大型供应商已成为宝马的全球供应商。
高乐表示,宝马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高端汽车制造商,仍对中国供应链的实力和韧性充满信心,持续对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贯彻“双赢”战略方针。
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温泽岳
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温泽岳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高端汽车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成为主要增长点。
“我们的战略再次证明了奥迪坚定不移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我们将继续投资中国,与中国市场的繁荣发展同频共振。”温泽岳说。
武汉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全国汽车工业重镇的湖北,正乘势崛起,加速跃升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重要一极。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为重点,打造“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建设全国汽车产能基地。
为抢抓世界汽车产业向中国集聚,国家汽车产能向中西部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推动湖北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陈清泰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周济院士共同牵头,邀请17名来自涵盖智能制造、汽车、氢能、新材料、动力电池、产业创新、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院士专家,成立湖北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湖北省汽车产业发展把脉诊断。9月23日,湖北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揭牌成立。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湖北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一个重要的区域,在产业转型的这样一个重要的阶段,应该是大有可为的。乘用车与商用车的两化发展势头很好,电动化转型进入了快车道。
在张永伟看来,湖北有整车的优势,特别是武汉有多家整车企业,加上庞大的市场,为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整车企业会拉动一大批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供应链企业在区域内集聚。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论坛
承载武汉的“汽车梦”,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动工兴建31年,实现了从“一辆车”“一个企业”到“一个产业集群”的“三级跳”,集聚了全市四分之三的整车企业和二分之一的零部件企业,创造了全市超三分之二的汽车产业产值,是全国汽车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车谷”。
目前,武汉经开区汽车产业版图不断扩大,落户东风本田、神龙汽车、东风乘用车、岚图汽车、东风云峰、猛士科技、路特斯、小鹏汽车、武汉开沃等9家整车企业,13个整车工厂(含6个新能源工厂),集聚零部件企业超过500家,2021年全区汽车产业产值2400多亿元,可生产制造50多种汽车车型,整车产量94.3万辆占全市67.7%、全省45%、全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