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二手车交易已成为汽车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家庭开支重要组成部分的私家汽车,其价格高低往往是人们考虑购车的重要因素,而二手车交易体系的不完善、价格不明朗往往令消费者对二手车交易望而却步。因此准确的二手车评估、明码标价的销售模式等措施将是规范二手车市场重要方式。
国内二手车市场来快速成长,不过由于二手车评估标准、认证体系和价格体系的缺失,二手车市场的诚信问题备受质疑。譬如二手车评估检测还是处于人工检测的阶段——就是凭经验,再结合二手车的实际情况,检测结果肯定存在误差,这样一来就给了一些二手车经销商钻漏洞的机会,以车辆的收购卖出之间的差价赚取利润,这往往导致无论是卖车人还是买车人都担心自己在二手车市场“吃亏”。
在目前的二手车市场上,价格面议还是二手车市场的主流,据北京某不愿具名的二手车经销商解释为什么不愿明码标价的原因:“售价标高,很多消费者连问都不问,一看就走;标低了,有些人还是会来砍价,所以标不标都没什么实际意义,还不如直接告诉他们可以‘面议’,而且中国消费者有砍价的习惯。”不过随着相关二手车交易法规的完善,明码标价将有望”翻身“。
根据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二手车交易量达到420万辆,比2010年增长15%左右。在此喜人的基础上,随着车辆购置税过户、转籍、变更业务的取消,将推进2012年中国二手车市场进一步发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预测,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2012年中国二手车市场的增速将达到20%左右,而交易总量有望突破500万辆。“与新车一样,二手车市场也存在区域性消费差异,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正是这样的趋势给了我们一种提示,就是二手车市场发展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一旦形成一定积蓄的话,二手车的活跃应该说会超出新车,能够成为我国汽车市场中的一个原动力。”沈荣说。
随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关于《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一直作为二手车交易软肋的二手车评估迎来新春。同时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重视诚信经营,纷纷开始实行明码标价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的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二手车市场的正规度,改善二手车价格体系“猫腻”事件。
评估结果切合实际情况,二手车市场价格就会相对合理;评估结果虚假,二手车价格就存在“猫腻”。因此在相关二手车市场法规逐渐健全的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明码标价将渐入佳境,二手车市场“猫腻”将得到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