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厂家的同款车型,小排量车优惠再次缩小,大排量车优惠却再次加大,有的车型甚至出现“大车”比“小车”便宜的情况。记者昨日了解到,榕城部分车商为了尽快清仓手里的大排量车型,在价格策略上采取了“抑小扬大”的做法。
车商卖车“抑小扬大”
上周一,张先生兴冲冲地前往福州一家合资品牌的汽车4S店看车。他看中一款中级轿车,这款车分别有1.6升和2.0升两种排量,自动挡官方报价分别为14.98万元和16.98万元。“当时1.6升的优惠6000元,比去年底的优惠缩水了几千元,而2.0升的也是优惠几千元。”张先生说,考虑到国家对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的减免税收,他基本上决定购买1.6升的了。
可昨天张先生再次前往这家4S店,却发现自己又得重新考虑了。“车商说,1.6升的车只能优惠3000元了,才一周时间,等于直接涨了3000元;而那款2.0升的可以赠送全额的购置税,也就是优惠1万多元。”张先生说,这样算下来,1.6升的车实价为14.68万元左右,而2.0升的车实价为15.58万元,相差不到1万元。而2.0升车款动力更好,多了自动空调、真皮坐椅、8扬声器等设备,显然性价比高了很多。
“这不是鼓励买大排量车吗?”张先生不解地说。
部分车型“价格倒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不仅小排量车和大排量车的价差缩小,而且同品牌同款车型中,有的“小车”价格甚至高于“大车”。
据悉,由于多种原因,目前福州车市中,不少1.6升小排量车型出现供应断档的情况,价格也大幅度上升。与此同时,大排量车型却加大了优惠力度,缩短了与小排量车型的价格差距。部分1.8升排量车型的售价甚至低于1.6升排量的车型。例如一款国产品牌车型,1.6升手动豪华型的优惠幅度从此前的最高1.3万元缩水到1万元,实价9.3万元左右;但1.8升手动舒适型的优惠幅度却从1万元加大到了1.5万元,实价只要8.8万元左右,已经低于1.6升手动豪华型的价格。
车商清理库存所致
部分车商和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和部分厂家调节产能,通过控制销售清理库存车型有关。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张先生的遭遇很明显就是厂家的“调仓”行为。据悉,为了响应国家节能的号召以及淘汰落后的发动机,该品牌厂家即将在4月推出排量更小、发动机性能更好的新型车。为了减小库存压力,厂家就要把库存的2.0升车款尽快出手。于是,经销商就对热销的1.6升车款提价,对2.0升车款降价。
至于同款车型“小车”价格高于“大车”的现象,原因更复杂一些,既有经销商营销策略的因素,有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因素,不能简单归结于小排量车型的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