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发生剐蹭事故拍完照不及时将车挪到应急带
小事故增加交通压力
前不久,网易汽车对交通责任认定有一个详细解析,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在责任明确的时候尽量在取证完后将车辆挪移至紧急停车带,避免造成交通拥堵。
9.路口阻塞执意通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机动车遇有前方交叉路口交通阻塞时,应当依次停在路口以外等候,不得进入路口。虽然有法律条文规定,但是这种现象在交通高峰期和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经常可以遇到。
像在一些驾车者素质较高的地方,例如欧洲和日本,很多人在遇到路口阻塞的时候,即便信号灯变绿也会停在等候线后等待,直到路口顺畅之后再选择通行。在阻塞的时候抢行只会增加混乱,让拥堵更加严重。做到不抢行需要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要有这种意识,而在国内大多数驾车者可能都对此不熟悉,因此实际落实起来比较困难。希望以后驾校在培训的时候能够多多强调路口阻塞不抢行的重要性,让这种良好的行车习惯影响到每一位交通参与者。
10.占用其他车道等红灯
虽然没有加塞,但是在路口占其他车道等红灯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另外,在遇到直行右转合用车道时,若直行的车流量不算大,尽量不去占用该车道,保证右转车辆的正常通行。
11.辅路车辆入主路不让行主路车辆/辅路车辆不让行主路驶出车辆
有些城市有环城快速路,主路车辆和辅路车辆会在主路的出/入口交汇,由两个车道并入一个车道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一般情况下,辅路内侧车道在主路出口处会设有让行标志,此时,辅路车辆应该让主路驶出车辆先行;辅路车辆在进入主路的时候,需要让行主路中正常行驶的车辆,并找机会并入行车道。
避免中国式过马路
诚然,庞大的机动车保有量是堵车的根源,除了上述的驾车者应该在驾车方面有所注意,作为交通参与者中的一部分,行人和非机动车也应该为治堵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路口由于行人和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信号指示通行会大大影响到车辆通过路口的效率,因此,避免“中国式过马路”也是治堵的一个重要环节。
政府应有所作为
城市交通拥堵不只是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世界上很多大中城市都受着日益严峻的拥堵问题挑战。政府部门也应该有所作为,仅依靠限行、限购的政策只能短期缓解交通压力的快速增长,而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难题。目前有些国家和城市采用了相对成功的交通治理方案可供我们学习,而其中效果良好的手段主要集中在智能化交通系统的运用以及完善的城市交通财税政策。
另外,限牌先限制公车或许是个保障公众享受汽车生活的权利的好方法,在2010年,广州承办亚运会期间曾限制过公车行驶,当时道路通畅有目共睹。同样在北京奥运、北京中非论坛期间,都封存了一半的公车,公务的运行效率也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可见此举可行。公车作出表态带头限牌限行,有助于拉动社会风气,在公车使用和环保节能方面做出积极的表率,也能对公车滥用、私用起到较好的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