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用车技巧
关注清凉与安全
轻轻松松出行
“清凉”篇:
空调:
天气越来越热,汽车也到了该保养空调的时候。首先是清洁。洗车的时候,顺便打开发动机盖,看看装防冻液的白色容器里的防冻液是否亏缺,和膨胀箱相接的水管是否有水印,如果有亏缺或水印就表明防冻液有遗漏,需要调整。还有用手摸摸空调皮带的松紧程度和目测损坏程度,看看空调皮带的固定是否牢靠,再用水枪冲冲冷凝器上的灰尘,并且清理一下空调进风道口的脏东西——位于发动机盖下,靠近前风挡的位置。其次是检查。在开车的时候,可以顺手打开空调,看看空调压缩机是否能打开,冷却风扇是否正常工作,空调的出风和制冷效果如何,如果制冷效果不好,就需要及时添加制冷剂了。
防爆膜、遮阳板:
好的防爆膜隔热性非常好,可以有效反射一部分热量,减少热量进入车内。但一般贴膜,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均不贴前风挡,所以如何阻挡阳光从前风挡进入车内呢?而且前风挡玻璃的面积比较大。 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比较简单易行的办法是在前风挡摆放一块遮阳板。这种前风挡遮阳板呈银色,是可折叠式的,携带非常方便,不用时可折叠起来。用的时候打开像屏风一样放在车内的前风挡前。别小瞧它,有了这块遮阳板,可以将大量的太阳光反射回去,有效抵御阳光的热辐射。
润滑油:
夏季因为环境温度比较高,发动机容易出现高温,如果发动机经常处于高温工作状态,很容易造成润滑油早期氧化变质,粘度下降,失去润滑功能。所以夏季更应特别注意发动机冷却系统,保证其能正常工作。避免发动机高温过热。对于那些经常重载或比较老旧的车应选择粘度较高的润滑油,避免由于润滑油粘度过低造成油压过低,引起不必要的故障,可选用50或20W/50油。
“安全”篇:
轮胎: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行驶时由于外界气温高,轮胎散热较慢,并且气压也随之相应地增高而易引起轮胎爆破。因此,在高温条件下运行要注意轮胎的温度和气压,经常检查,保证规定的气压标准。若发现缺气,应及时补足,绝对不可凑合行驶。长途运行的汽车,要适当降低车速,必要时把车停于阴凉地点,使轮胎温度降低后再继续行驶,切不可用泼浇冷水的办法来降轮胎温度,这样会因胎面和胎侧胶层各部分收缩不均而发生裂纹。
制动:
液压制动车辆,要检查制动总泵和分泵,更换刹车油,彻底排净制动管道的空气,并检查、调整刹车踏板的高度,气压制动车辆,要注意检查制动皮碗和制动软管的良好程序,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
供油系统:
清洗汽油滤清器、燃油箱和油路管道,使之保持清洁畅通。检查调整汽油泵的工作压力,使之保持正常,一旦出现气阻,应停车降温,拆开化油器进油管接头,扳动汽油泵手摇臂,使汽油充满油管,恢复正常供油。为了防止供油系产生气阻,通常采用冷敷降温和加装隔热垫的方法。冷敷降温,用沾过冷水的布或棉纱将汽油泵包起来,反复几次即可降低其温度,使供油畅通;加装隔热垫,是在气缸和汽油泵之间加装石棉板垫片,减少发动机传给汽油泵的热量,防止产生气阻。此外,采用电动汽油泵,是防止产生气阻的有效方法。
2
行车用品
四种夏季汽车用品
提高驾乘舒适度
冰箱
采用半导体原理的车载冰箱,基本上是冷热两用的。夏季采用制冷方式,将冷却后的食品饮料放入,效果会更好。车载冰箱规格 多样,便携时尚。
市场价格:385-585元
雨敌
雨量过大时即使开启雨刷器也会影响行车视线,而两侧车窗及反光镜上还会挂满雨水。使用“雨敌”类产品喷在车窗玻璃外侧,在下雨时,无论是前风挡玻璃还是侧窗视线都会变得非常清晰,雨珠很难附着在玻璃表面上。
市场价格:52-85元
高性能雨刮片
夏季多雨,一副好的雨刮可以让你在雨天驾车保持良好的视野。如果你的爱车的雨刮不能刮干净风挡上的雨水,那么就换一副高性能的雨刮片。好的雨刮采用了特殊的材质和结构设计,有的甚至还设计了双层刮片,保证让你视野清晰。
市场价格:65-340元
风挡遮阳板
如果夏季将车停在室外,在阳光的暴晒下,车窗紧闭的汽车内部的温度将急剧升高至五六十摄氏度甚至更高,高温对于仪表板、真皮座椅都有损害。
市场价格:50-100元
3
行车时间
三个驾车“危险时辰”
午间时分——
上午11时至下午1时
经过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神经已趋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加上有的长途车司机急于赶路,把本该吃饭的时间一拖再拖,有的干脆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中午时饥肠辘辘,腹中空空,手脚疲软,极易出现意外。而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这段时间千万不要急于加班开疲劳车。
黄昏时分——
下午5时至7时
据不完全统计,下午5时至7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1/4,因此尤须小心。黄昏时分光线由阴转暗,司机容易出现视觉障碍,导致判断失误,措施不当。加上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后,会出现眼干、喉燥、头晕目眩、耳鸣、出虚汗、打呵欠等一系列疲倦症状。另外,行人在行走时也由于出现视觉障碍而导致观察不清,躲让过往车辆判断不准,加之回家心切,行走速度快,也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午夜时分——
午夜1时至凌晨3时
万物处于“休眠状态”,使驾驶员容易产生道路“空旷”的感觉,于是便天马行空,超速驾驶。而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的状态。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这些都潜伏着交通事故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