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着带“Z”字的方向盘,聆听引擎呼吸声,不断地吞噬路面,急弯,退挡,准确地杀过弯心,六速手排驱策下,在京郊最复杂的山路间,我感受着感受53:47配重带来的操控优势, 350Z,有着这个流行“Easy Drive”的年代所稀有的纯粹
发抖的左脚
虽然350Z已经推出四年,但一直没有机会开到这一代的Z。相比之前玩过的280Z(第二代)和300ZX(第四代),对于代号Z33的350Z,有着特别的期许,毕竟在过去的年代,还有一大堆纯粹的大马力后驱车与“Z”相伴和较劲,现如今,要去找到这么一部“硬梆梆”的性能跑车实在不容易。
提到车后已是中午,甚至兴奋得来不及吃饭,匆匆啃了一个汉堡后,便启动了350Z的V6引擎,从喧闹的城市中杀向郊区山道。引擎的音线饱满而不失细腻,握着手感极佳的方向盘一头扎入车流不算多的四环,这部双门2座跑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出乎意料的纯粹,那种从头至尾的重手重脚及硬梆梆的感觉一直是我所推崇的,跑车就应该是这样的。日产自放弃性能路线后,几乎所有的车都变得缺乏操控乐趣,惟独这部350Z。以法定速度跑完了城市道路,只是想安安静静地去分享一些。尽管有辱Z的名誉,但偶尔对于创造和谐的交通环境还是应该作出适当的表率。冲出五环后,我开始频繁踩离合、加速,我的左脚在发抖。350Z提醒我,驾驶一款真正的大马力跑车并不是如你想象般轻松。这逼迫我拿出所有看家本领,很用心地体会350Z的操控乐趣。
极速的狂放
与那些为了豪华配置而损失了配重比的车相比, 350Z在前后重量比上做得非常优异。在一些并不是很平坦的柏油路上,我试着放开双手,Z的车身坚定地保持着直线行驶,没有一点跑偏。上了刚修通的京承高速延长线后,车辆非常稀少,我开始放肆地加速,想要体会这个并不常见的6挡,到底应用在哪个速度区间更合适。5挡在6000转时,已经是170公里/小时,正在升挡时,在后视镜里出现了一辆妄图超越的车,是辆常见的3.0升轿车。正好,他可以从一个更好的角度感受一下Z的6挡。很快,在210公里/小时时,他放弃了,已经发飘且抖动不停的车身告诉他,极限已经到了。而这些,我在Z里面都感受不到,除了大得连音乐也听不到的噪声外,没有任何的高速压力,依旧在轻松地看着转速表加油。更大的风噪声是刺激肾上激素的好配方,眼睛瞄到的指针速度为245公里/小时,以280匹的马力搭配六速变速箱,以及我当时的油门深度来判断,350Z绝对有挑战270公里/小时以上最高时速的实力。
进入山道后,我并不打算有什么勘路,Z已经在之前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前置引擎后轮传动,原本在车身配重上就占有一定的优势,而Z流线的车身设计和后厢的加强梁让车辆的前后配重比例达到更完美的境界。在最初两个椭圆弯角,我尝试以超过120公里/小时过弯),不但丝毫感觉不出后驱车尾开始往另外一个方向找路走的尴尬,负责转向的前轮,更未见任何抓地力减弱的情况,它不像是后驱车,而像是贴着轨道急速奔驰的速度机器。